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囊单乏去途悠,欲诣高人未有由。


如许江山明霁雪,与谁诗酒共危楼。


忽惊天外来双鲤,自笑人间寄一鸥。

六爻六画后,六位六虚中。


此处曾着眼,玄哉无极翁。

卦下观一彖,卦中求六爻。


今人仅知此,着眼未为高。

炎凉飘忽叹如流,久客仍逢岁不秋。


高处未应堪着眼,闷中惟可独搔头。


市酤太恶难沾醉,晴色良佳竟倦游。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着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酒醒更深独倚楼,天清地静俯河流。


梧桐影转三更月,蟋蟀声催万象秋。


自古有生皆有死,即今无喜亦无忧。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宾夫岂偶。


遣车却骑钱塘门,主人满船富殽酒。


别唤轻船载仆从,大船品字著三友。

园林百种花,更着竹交加。


径别君臣药,畦连子母瓜。


老夫元是我,长息最怜他。

彭门不记旧楼黄,吟社参寥未肯忘。


更着雪添双短鬓,早惊秋隔两重阳。


遥知剩种旃檀树,便拟同焚艾纳香。

仲宾笔底招君子,廷玉胸中敬正人。


更着紫阳虚叟句,两公烱烱见精神。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

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


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


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

晒茧未缫丝,晴天麦最宜。


树阴常独立,禽语不吾疑。


苦笋烹胜肉,新茶嗅醒脾。

官无大小各分忧,可但专为七尺谋。


说着此身便非是,寄声多谢薛嘉州。

送寒迎暖柳梢知,风自东来着意吹。


百万人家贺新岁,几家荼垒有新诗。

颗颗圆珠掌上珍,更如玉树皎无尘。


公侯富贵元常事,兄弟聪明各过人。


着意学吟须刻苦,立谈属对已清新。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着寒衣。

可以逃袢暑,征徒盍少休。


病多全为老,醉极暂无愁。


雨气昏灯夜,蛩声古屋秋。

爱僧予尤爱诗僧,千偈万颂传五灯。


寒山拾得两奇绝,妙压神秀卢慧能。


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称。

人生兮若蓬,摇落兮秋风。
或南兮或北,忽西兮忽东。


□□兮潦水,高之兮太空。

一山叶翁七十二,齿牙秃缺面不媚。
忽然袖诗叩我门,偏贝畴能办兹事。


才德岂关貌妍丑,西子□□孟光腻。

岂不苦于雨,江昏水迫城。


市民扃暗户,军妇哭空营。


萤外无灯影,蛩边有柝声。

乱蛩号蝉孰赏音,汝吟岂似我能吟。


风声雨气凉秋夜,世故时情病客心。


烂醉无求甘老死,菊花有约合山林。

□□成都府治元帅堂,绿竹含箨新出墙。
今古诗人第一□,幕属工部员外郎。


□□□酒樽,主宾遨晚凉。

所至无颦蹙,当今亦鲜哉。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

晦静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沉一付六如梦,休赋青云紫陌篇。

崦嵫苒苒迫斜晖,梦断铭功十二旗。


邻曲过从穿不借,故乡书问寄当归。


固穷敢向中途悔,小隐无令始愿违。

退居乏晤语,蒿莱翳荆扉。


闉阇一以出,秋色饶清辉。


东鲁有名士,勋庸厌常旗。

补衮据鼎鼐,赐履铭旗常。


流汗每浃背,孰知北窗凉。


协力诛楚新,见忌于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