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得非阿瞒党,忍作发丘郎。


谁实驱为贼,官今视若常。


故无金碗出,岂有竹书藏。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


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


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待时花结果,着力杵磨针。

太湖之岸环□县,君所佐县为最雄。
其民无不挟利刃,往往杀人白昼中。


荻浦盐丁更狞恶,轻舠出没洪涛风。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


腊前六出知焉往,却在春风二月时。

湖海馀生在,桑榆暮景闲。


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


邻屋晓舂急,客床乡梦还。

吾州今岁得儒臣,坐镇浮浇力万钧。


月榭风台寻古迹,烟畦雨陇劳遗民。


长庚往往诗无敌,子美云云笔有神。

岂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脱死瘴乡烟。


未能汤饼觞朋友,只合炉香拜祖先。


养性有书知道理,夺胎无药学神仙。

乐土丰年旧观还,使君心事最相关。


只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

眼底惊嗟见此流,只嫌接对未云稠。


苏门逸响追长啸,湘浦馀情续远游。


新息今须乘果下,襄阳谁漫钓槎头。

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


千年惊鹤化,万里厌鹏程。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

仿佛晓钟鸣,家家起五更。


物宜春后暖,人喜岁初晴。


衰老犹能饮,虚空误得名。

鼓笛笙箫鬨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


黄番绰共唐三藏,仿佛相传未必真。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双脸殷红捧玉尊,阳台仿佛见香魂。


一生心道苏州好,何事摇船出葑门。

曾蹑危桥入县行,萧然无处觅诗情。


不如涉浅田南过,天目山长一抹横。

轧轧箯舆猎晓霜,孤征无复共椒觞。


浮生物物身为累,垂老年年节是常。


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

书贵有容德,曰无嫉于顽。


凤鸣鸷其翰,狸首於菟斑。


楚楚夸毗子,自谓高难攀。

鸤鸠不遇岂非天,斗谷於菟亦偶全。


中野履霜宁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此身幸是无还有,所学当令后胜前。

卧龙起草庐,扶汉有馀忠。


欲结紫髯客,共追黄星公。


一言根本定,万里氛翳空。

五湖之水何冥冥,五湖之山何青青。
烟雨空蒙寄绢素,吾闻善画不画形。


画山画水画烟雨,界画点缀分秤星。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蒙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可遨昆阆步瀛莱,只爱钻腮笑靥开。


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


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

犹存径菊已无荷,城上霜风疋马过。


厮养前行疑叵可,徼巡侧睨暗谁何。


感时诗客推敲苦,逃俗编氓剃落多。

累土为台就浚池,小园聊尔寄娱嬉。


栽花谁觉似贫户,煮菜自量无厌时。


月下秋声长不寐,水中树影最宜诗。

维古修竹乡,君子世此居。
厥壤既宜竹,种竹环其庐。


根不取马棰,笋不供盘蔬。

古道古君子,今于何处求。


每闻栀马棰,不虑檗驴鞦。


贾药全多伪,医钱卒易酬。

君不见杜子美,搜诗益州城西门,所见石笋双高蹲。


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又不见韩退之,□□□□怜愚民,枯株朽木事为神。

极热方亭午,浓阴忽半空。


众蝉喑急雨,独鹞攧高风。


过湿蔬争绿,矜晴果骤红。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


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


稍同气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