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顷年未识宜州面,已信诸贤品藻公。
幕下从容逢益友,胸中肮脏本家风。
一麾且与宽凋瘵,华发应无慕勇功。
隔岸高低露碧山,眼明便作故园看。
直从榕影度轻舫,更傍溪光抚曲栏。
鸿雁来希空怅望,梅花开早未初寒。
清晨领客上巉岩,野路衣襟湿翠岚。
九日开樽仍绝景,西风攲帽且高谈。
地形盘薄一都会,山色周遭万玉簪。
煌煌金节按江城,驿路梅花正小春。
闻说争迎来满道,定将何术慰斯民。
憩棠异日夸南国,怀橘归时拜寿亲。
出守嗟何晚,怀归已倦游。
细看浑矍铄,可是畏伊优。
幕下倾三语,山中赋四愁。
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
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
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
冰霜浇块磊,日月老籧篨。
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
庆席亲贤胄,心知道义尊。
如何著闲处,终不近修门。
三载成长别,微言未细论。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
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
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檗洲前水石清。
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林影溪光静自如,萧疏短鬓独骑驴。
可能胸次都无事,拟向山中更著书。
炎暑盛三伏,驾言得清游。
城南才里所,便有山林幽。
崇莲炫平堤,修竹绿高丘。
荒榛日莫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
后辈但知尊字画,当年不得戍边垂。
岂关贝锦能成祸,只恐干将不自奇。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
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正色可参官焙,妙香还近嵇山。
草木丛中清绝,天教散在人间。
与子艺兰九畹,胜渠赐璧一双。
更碾春风白雪,同看明月清江。
短筇遍历溪山,款段时寻邻里。
遇酒聊一中之,得句亦偶然耳。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堤上已垂新柳,屋边尚有残梅。
雪尽春生湖水,野航竟日悠哉。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
多谢诸君著语,莫教孤负春风。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城东幽事如许,一见定胜百闻。
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
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浩浩湖之源,迤逦衡山下。
有月来中天,明珠千斛泻。
澄澈一尘无,交辉清不夜。
平地起突兀,颓然若负龟。
初疑斤斧凿,安得此巧奇。
乃知化工巧,精意运神机。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网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
嗟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
三韩接蓬莱,祥云护山顶。
涵濡雨露春,吞纳日月景。
美荫背幽壑,灵根发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