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归来三径荒,宅边五柳森成行。
野田流水春欲莫,种秫未斸南山阳。
苗稀草盛收已薄,毕岁未可供壶觞。
潇洒张公子,清修名不虚。
时寻山水趣,日与圣贤居。
乱世不学武,散金惟贮书。
君不见东门冠盖如流水,武断称雄跨州里。
又不见北里笙竽声沸空,千金结客五陵东。
董家岂无储粟坞,卢家亦有多田翁。
歌棹曾穷九曲源,精庐迢递隐屏前。
闲寻五曲樵溪上,三十六峰秋满船。
贫女娉婷年少时,绮窗日日画蛾眉。
不羡桃花妆笑靥,肯随杨柳斗腰肢。
寒机织得云间素,青鸾一一衔花度。
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
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隐隐栖楼台。
上有飞萝罥挂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
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
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只欲巢云松。
三华西上章袁岭,鸟道凌空最阻修。
从龙云气皆在下,旋蚁天文如上浮。
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
碧嶂层层玉洞秋,云烟缥缈似丹丘。
只应与子携琴去,共住仙人十二楼。
万叶迎风舞翠翘,五云浮日丽青霄。
只应飞上青天去,吹作仙人紫玉箫。
秋风淅淅生庭柯,萧萧木落洞庭波。
红树夕阳蝉噪急,白蘋秋水雁来多。
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
松江渡头开钓船,松江水碧秋粘天。
夜来酒醒山月上,只在芦花深处眠。
堂搆新池上,闲来放浩歌。
阳春元寡和,夜月许谁过。
暂脱尘鞅系,结此清溪居。
偶从农圃邻,时读种树书。
听瀑扫松石,眠云依草庐。
苦热中夜起,仰视天沉沉。
众星失光耀,云雾生晦阴。
丰隆亦凭凌,霹雳闻迅音。
莫猺射生蛮峒谷,窄裤短衣双赤足。
前年应募作官军,恶少如云学妆束。
千村一过如蝗落,妇满军中金满橐。
岛夷出没如飞隼,右手持刀左持盾。
大舶轻艘海上行,华人未见心先陨。
千金重募来杀贼,贼退心骄酬不得。
每忆登临绝宝陀,转头青鬓已霜皤。
千三百里西陵岸,二十七年东逝波。
天地风尘迷道路,朔南疆理隔山河。
北风吹云沙草黄,日落旷野天茫茫。
征人露宿霜月苦,猛兽择肉夜跳梁。
杀虎全夫匹妇志,画图凛凛犹生气。
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絺衣。
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沾织女机。
江表尚传烽火急,关中暂报羽书稀。
羽人曾领玉宸曹,身衣朝天白鹤袍。
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
穿林紫气频烧药,满洞丹英自种桃。
西去乌蒙几驿程,平生江海壮游轻。
牂牁水入蛮云暖,越巂山连楚树晴。
已载国书通累译,更推王道淑诸生。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子到方城汉水西,客帆烟雨几程期。
襄阳耆旧更安在,岘首风流今有谁。
隐去亦寻庞氏宅,醉归还过习家池。
闻说元都曾鍊师,曾从海上识安期。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
醮罢每栖双鹤树,丹成时浴九龙池。
仙岩溪上叶山人,手佩青囊太古文。
北极池从林邑下,南条山到蜀江分。
寻源屡识蛟龙宅,探穴长随虎豹群。
先生胜隐得孤山,小艇沿湖日往还。
自爱烟霞居物外,岂知名姓落人间。
鹤无过迹苔痕老,梅自开花月影闲。
雨过高风发屋声,吴中暑退即寒生。
晴光入眼园林薄,夜气侵人枕簟轻。
寺铎呼风宵自语,邻机织月晓犹鸣。
送子先登赴棘闱,大江东又浙江西。
天连楚树山云阔,雪涌吴潮海浪齐。
仙桂引香蟾兔近,客槎乘便斗牛低。
一片云帆驾渺茫,东临绝岛拂扶桑。
九天波浪随星客,万壑鱼龙觐水王。
日观远开溟澥动,云台倒浸白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