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蟂矶耸拔大江东,枭能害人时所恶。


或谓水沃石上来,以浇易蟂本无据。


前对三山削遥翠,左望邑庐如栉布。

悠悠漾漾泛烟篷,两耳听彻江声空。


水步涉历休折柳,晴宵又泊湋源口。


何待月上淮山头,黄昏更好寻泊休。

湓江城里九江驿,今作分司主人宅。


我脱富池榷茶责,借住宽闲忘主客。


移栽庐山竹半百,障得西厢斜日赤。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


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


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


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


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

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卑栖客官困垄断,无故污此金玉身。


浊醪自醉复自解,空恨梗政吏不仁。

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


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厄贫作客嗟不辰,栖危更觉怀家频。


接泥渡头漫簇云,飞雪成块打倒人。


隔江黄梅山嶙峋,莫障疆场风沙尘。

苏州藤枕蕲州簟,更着洪州蝉翼扇。


高卧西窗风外榻,栩栩羲皇梦中见。


客寄无聊归未易,搜吟搅得酸肠遍。

大江西风三日起,激起怒涛三万里。


客子口噤悄无语,纵有高楼危莫倚。


楼前秃树剩几叶,更有咽蝉埋叶里。

奇才不泯扬马名,善政况著龚黄绩。


政绩才名分外荣,山林意趣无方觅。


人生富贵骨相中,何须强力争豪雄。

西风吹净汀洲明,萧萧雨荻霜芦声。


江山幻出琉璃屏,谁歌谪傅琵琶行。


三更月满十二城,梦超弱水登蓬瀛。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归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


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


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

过峡水不清,浑浊甚他处。


今朝喜得晴,看月莫犹豫。


尽力掀篷开,净着两眼觑。

前生修行来,见山入骨贪。


自昔盛缁流,无处无精蓝。


大风起江头,吹我菊帽簪。

我貌甚癯棘,极爱山林住。


才说庐山去,不惮葺芒屦。


郁怀得少解,动脚即健步。

日出雪意消,云敛万山紫。


水步发船人,相竞更填委。


弛担苦多虞,买渡须谨始。

破舆不忍登,恐负看山眼。

舟绝顾城湖,始知泊银树。


脚夫亟装担,顿足跋涉惧。


水行困弊舟,陆出藉芒屦。

一官坐渡头,事简多是闲。


口口说庙灵,祭赛纷强顽。


逐日享馂馀,赢得酡客颜。

回峰月魄上,照我方壶寒。


轩窗绝四掩,流光压空阑。


凉袭荷沼幽,阴写竹径乾。

徙倚短窗下,月色照平地。


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


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

蓬麻冒日气,舟过风递香。


香气入晚秀,月色迷官塘。


此时同载僧,眉上生毫光。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山路本无雨,雾滃露点湿。


脚滑几欲缩,举步真如絷。


剉过万千山,云磴莫计级。

沽来官亭酒,艳流胜琥珀。


高歌大江上,聊以信所适。


借舟喜逢君,春沙涵润泽。

清啸谷音答,闲眠松荫便。


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

摇落山中曙,秋气满林隈。


萤光映草头,鸟影出枝来。


残星避日尽,断霞逐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