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事公言地,标名姓必臧。


江山如得助,谈笑若为妨。


均赋乡原肃,详刑郡邑康。

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


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

引步携筇竹,西园小径通。


雪攲梅蒂绿,春入杏梢红。


静意崖穿溜,孤愁笛破空。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


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

行过武宁县,初晴物景和。


岸回惊水急,山浅见天多。


细草浓蓝泼,轻烟疋练拖。

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


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


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

扁舟闲引望,望极更盘桓。


山密碍江曲,雨多饶地寒。


短莎烟苒苒,惊浪雪漫漫。

公居门馆静,旅寄万州城。


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


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

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


雨苔生古壁,雪雀聚寒林。


忘虑凭三乐,消闲信五禽。

杳杳金陵路,难禁欲断魂。


雨晴山有态,风晚水无痕。


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


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梨花如雪已相迷,更被惊乌半夜啼。


帘卷玉楼人寂寂,一钩新月未沉西。

□□□□□□□,菰米蘋花似故乡。


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右览前晋留书记左郎中家旧传卢浩然隐君嵩山十志。
卢本名鸿,高士也。
能八分书,善制山水树木。

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饮酥蜜水,即欲致法席。
若□□□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下数字残损)病(下二行残损)。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
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


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诸上座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恐伊执著。
且执著甚么?为复执著理,执著事,执著色,执著空。
若是理,理且作么生执?若是事,事且作么生执?著色、著空亦然。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盛名传出自皇州,一举参差便缩头。
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
童偷诗稿呈邻叟,客乞书题谒郡侯。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
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