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
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
只因骑折白龙腰,谪向人间三十六。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
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
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
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
春草绿绵绵,骄骖骤暖烟。
微风飘乐韵,半日醉花边。
打鹊抛金盏,招人举玉鞭。
来书初出白云扃,乍蹑秋风马走轻。
远近留连分岳色,别离呜咽乱泉声。
休将巢许争喧杂,自共伊皋论太平。
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销磨。
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逐鹿走红尘,炎炎火德新。
家肥生孝子,国霸有馀臣。
帝道云龙合,民心草木春。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
病后身心俱澹泊,老来朋友半凋伤。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
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
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
堂开星斗边,大谏采薇还。
禽隐石中树,月生池上山。
凉风吹咏思,幽语隔禅关。
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
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
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遣妾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
拥衲对芳丛,由来事不同。
鬓从今日白,花似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晓风。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轩后红炉独铸成,藓痕磨落月轮呈。
万般物象皆能鉴,一个人心不可明。
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神惊。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
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
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
九叠嵯峨倚着天,悔随寒瀑下岩烟。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灵异不能栖鸟雀,幽奇终不着猿猱。
为经巢贼应无损,纵使秦驱也谩劳。
珍重昔贤留像迹,陵迁谷变自坚牢。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茅鸱茅鸱,无搏鷅鹠。
汝食汝饱,莫我为休。
愿弹去汝,来彼鸤鸠。
奂奂新宫,礼乐其融。
尔德惟贤,尔□维忠。
为忠以公,斯筵是同。
汨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
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碧岩深洞恣游遨,天与芦花作羽毛。
要识此来栖宿处,上林琼树一枝高。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
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江外水不冻,今年寒复迟。
众芳且未歇,近腊仍裌衣。
载酒适我情,兴来趣渐微。
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
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
曾看画图劳健羡,如今亲见画犹粗。
减除天半石初泐,欠却几株松未枯。
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