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


玉具拄颐谁复许,蒯缑弹铗老犹穷。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水沈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肤不肯肥。


元是金华学仙子,新将柿叶染秋衣。


不应装束追时好,无乃清癯悔昨非。

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


人间饮食未须嫌,归去蓬壶却无吃。

金山寺僧作咸豉,南徐别乘马不肥。


大梁贵人与年少,红泥罂盎鸟归飞。


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

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


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


安行免噬啮,敢望吐珠报。

晨觞急十斟,笋脯美辽参。


玉版禅师韵,黄冠道士簪。


山存仍受虎,春代并更禽。

鹊尾烟横不卷帘,莫嫌好客坐无毡。


道人此室知何用,留与衰翁听雪眠。

闻说高轩驻小园,急趋相见意难温。


欲言石阙仍衔口,苦恋修门应怆魂。


家国万端偿一泪,君臣孤注博沉冤。

同异苔岑又十年,久拚世法与周旋。


人间独傲俱馀子,海内相知只数贤。


晨夕何甘心外迹,古今谁是踵如肩。

触热相烦度午烟,同人不速乃翩翩。


微勤问业归文酒,即事求心寄石泉。


美酝三升方计日,冰壶一片已千年。

洞庭湖山山绝奇,大山如龙小如龟。


弄珠曳尾自游戏,不肯吹浪如蛟螭。


岳阳楼前铁为械,古人欲断蛟螭害。

岁月关心暗自惊,又听微雨送秋声。


留连杯酒香风满,萧飒轩池暑气清。


翠袖轻翻偏有态,红妆晚沐更含情。

三江西下五湖东,风月烟波四望中。


我买一舟轻似叶,分明摇动水晶宫。

画里相逢,可能似我填词处。
故人先许。
兼要新题句。
飞雪江梅,妆榭尚懒,花风似惜年小。
画烛通春,行云载梦,心逐孤鸿缥缈。
归草烟光,淡淡向、蒙鸥微照。
蛛巢爱网织。
罥树悬风露珠滴。
欲问经行踪迹。
丝发风轻掠,酥胸冷不侵。
背人小立卸瑶簪。
一缕柔情、系得几人心。
相逢海上不须归,两鸟天教一处飞。
何必盘中为子所,苟堪钓处是吾矶。
主人合让泉边屋,吟友来敲月下扉。
江干奇石润如玉,卓立天然一碧峰。
幽窦直疑清涧落,秀峦先见翠云重。
女蜗自炼功犹浅,米老相看兴颇浓。
锦石青红似画中,每因幽玩一开篷。
三生依旧精魂在,二妙于今嗜好同。
玉杖未裁秋带雨,画船暂住夜腾虹。
一棹西风,蘋乡秋老,冷红犹积。
昏鸦去翼,尚带霜前离色。
卷南湖、千叠冻云,峭帆影瘦残岫碧。
金磬檀鱼小戒坛。
毫光随念到乡山。
晨昏密祷是平安。
听惯田水声,时复爱泉响。
循崖临窈深,入崦息夷敞。
老禅风烟寥,枯涧草木长。
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
滋旨却膻荤,禅蜕要亲近。
伟哉十八公,兹道亦精进。
禁琐天浆嫩,虞行夜月寒。
一瓢那可醉,应遣试尝看。
苍崖古木插奫沦,薄暮丛祠亦恐人。
波面时闻声扑碌,只应神物是游鳞。
小山低映碧璘珣,十顷平湖蹙簟纹。
可惜地偏人到少,西风白乌自成群。
肩舆触热汗沾衣,晚渡呼舟去若飞。
两腋飕飕清镜里,分明列子御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