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中十万户,亭脚五千丈。


小退雁鹜行,却立云雨上。


主人心如此,坐了镜中像。

尘土中无绝妙词,不能重赋翠微诗。


淋漓醉墨杨廷秀,慷慨悲吟杜牧之。


岩壑尚多吾足倦,江山信美客归迟。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函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青云梯尽得朱栏,不但令人六月寒。


无限江南好山水,庵摩勒果掌中看。

生余当此日,涤目扫昏烟。


掘幸前贤在,高居未有边。


道香原在鼻,银气漫熏天。

危亭顶鄂渚,欲上初不敢。


肩舆蹑峥嵘,眼界惊坎窞。


青山缭江湖,烟雨抹浓淡。

层檐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鹿苑书来字字香,满奁雀舌饷新尝。


有时独坐相思处,一鼎松风午韵长。

层楼明敞奠松关,万里苍茫指顾间。


地络泖茸罗梵塔,天低溟渤献神仙。


宝陀像设金千镒,瑞井光涵玉一环。

乾坤空断海天秋。
远水际天浮。
望中一发青山小,云涛涌、万里归舟。

李侯落落千人雄,指挥战舰横雕弓。
倭奴敛迹向沙岛,不敢出没鲸涛中。
新楼拔地几百尺,倚徙下见冯夷宫。
高阁金仙拥法轮,小山霜鹤怨游人。
台倾沼没知何处,云白天青现此身。
沙市几经鱼泼剌,稻畦时见石嶙峋。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搆得幽亭瞰小池,四时风景总相宜。
百年图史劳双眼,万里乾坤醉一卮。
花雨扑帘红片片,玉山当户白差差。
孤绝招邀杜道过,支筇不足更扪萝。
旁无断岸乾坤大,上有馀天日月多。
道限与空归不二,色尘随幻入无何。
山色撩人共一杯,夜堂浅酌不须催。
醉吟兀兀惊颓玉,睡思齁齁易转雷。
蜡炬烘残三寸焰,水流润浥一炉灰。
胜赏几为雨罢休,霁光俄涌屋山头。
松根烟暖留飞屐,蓼岸波寒缓溯舟。
雾敛长江青眼对,雪消远岫翠眉浮。
久怀名山游,偶宿翠微寺。
化城依宝坊,累劫即初地。
心空万籁寂,夜久众壑闭。
树杪风高四望山,青回幽径竹闲闲。
春浮烟雨霏微合,日拥江湖指顾间。
丝管纷纷吹客袂,香林寂寂倚禅关。
画阁临流想像题,倚栏翘首觉天低。
名花无数侵帘入,好鸟多情傍户啼。
近水迢迢经雨绿,遥山隐隐拂云齐。
好景应怜画不如,小楼非止为观鱼。
坐邀吟客频登赏,时有仙人共起居。
春水泛红花落后,晚山增翠雪消馀。
城下虚亭瞰远空,高凌楼阁近琳宫。
檐凝岚气涵晴旭,帘卷溪声度晚风。
林外鸟啼春树绿,吟边人倚夕阳红。
半年懒向此经行,上巳重来雨乍晴。
三径就荒春草合,一亭依旧暮山横。
怅怀丘壑空陈迹,极目园林不胜情。
杰阁枕峦颠,晴开隔宿烟。
径如蛇宛转,人似鹤盘旋。
绝壁形遮塔,幽禽语和泉。
一上钱塘一惘然,百年王气逐晨烟。
乾坤浩浩春无际,人世悠悠梦未圆。
吟尽莺花归路远,望兼吴越海门偏。
岱宗峰顶碧天垂,超世飞仙此地宜。
脚底有山出云气,空中听我咏篇诗。
当时历视景如画,今日重来味似卮。
高柏丛篁非故岑,凭栏极目思难禁。
秦关遥识青牛气,粤海空怀白石吟。
鸿雁不来乡信断,簿书无补岁华侵。
危楼百尺起孤岑,落日登临兴不禁。
天近自无尘俗到,江空时有蛟龙吟。
纤云依树巧疑坠,明月满城凉欲侵。
插迥飞檐耸,淩虚叠砌危。
四天栏下揖,万象掌中窥。
目力不到处,云容无尽时。
晓日万峰幽,重来忆旧游。
空林叶尽落,清磬一声秋。
图画窗中得,烟霞眼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