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书生都将命乞书,愿身化作蠹书鱼。
蠹鱼生得针来大,日啖银钩三万个。


书生一腹无十围,经炊史酌不曾饥。

后生信可畏,君年未四旬。


我老长空倍,闲将三十春。


学行各有见,出处何必均。

鲁语第一篇,子曰即次有。


有子与曾子,专美孔圣后。


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

言诗卜子夏,作赋马相如。


三十六字母,文公之四书。


知君便便中,自有一石渠。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朱先之桑梓,如我二人者。


赵子于吟诗,一字不妄下。


虚叟明八十,硉矹老病马。

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


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


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

误训若稽古,字至于三万。


一言思无邪,可以了群怨。


世人尔所有,夜光珠径寸。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

羲皇卦未画,世间有何书。


今人所校者,惟亥豕鲁鱼。


曷不洗肺肠,求诸天地初。

博学果何谓,书不可不读。


子思继以审,子夏继以笃。


是皆返诸心,夫岂泥简牍。

从来物聚天能嫉,况复胸罗八斗才。


梦里乡园仍汉土,焚馀文字即秦灰。


蟫鱼食古终何益,旅燕寻巢亦可哀。

白头书生南国贤,读书万卷夜忘眠。
陋巷箪瓢未曾饱,苦心独行竟谁怜。
翻经遍穷十二等,陈力夐过三千年。
书读万卷破,少陵观国初。
登堂吾有愧,头白腹空虚。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于今叹不辰。
断简残编已可披,排签插架有馀师。
五三载籍多为贵,九百虞初小不遗。
润屋殊非阿堵物,传家自是宁馨儿。
弟见兄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槁。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馀。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
海龙扶出凌空虚,君今收拾一万卷。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
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
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
草玄观罢子云墟,淑气归根木叶除。
子夜试从探剥复,隙光还共爱居诸。
三魁李氏贻新范,万卷刘郎惠圣书。
咸阳煨烬己成空,犹有遗书积半穹。
几度夕阳冈上落,却疑馀焰一星红。
潮州书楼天下稀,摩插云汉吞秋晖。
人间健步方到得,世上弱羽安能飞。
诸君于此兴不浅,乐士与我心无违。
出廓送钱嫌不要,手提葼笠向庐山。
昔日曾闻青霄鹤,更有青霄鹤不如。
白藤织笈枵腹守,馋眼无缘照蝌蚪。
垂涎胄子对书楼,大笑丹青空复有。
如闻琅简出海雾,不许人间借瓻酒。
家无负郭田,架有悬签轴。
不惜罄俸钱,渐已充床屋。
先世颇有藏,贪嗜苦未足。
民生结绳初,异宇本同体。
谁令四目翁,破肉作疮痏。
龙龟出河洛,兹理固天启。
万壑注清流,孤烟起暮愁。
龙山半溪落,雁影过书楼。
剩有溪山树,书楼迹已陈。
故人不可见,绕树一悲吟。
小艇溪边月,来寻万卷楼。
遂初读书处,鹤去白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