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禽父始宅奄,犹未荒大东。


周王有名祀,名山止龟蒙。


尚父赐履海,泱泱表大风。

波恶。
倚江阁。
大艑轲峨帆夜落。

东园老槐春不发,举头只见中条雪。


江梅去国亦悽然,一萼聊堪映庭月。


未信河滩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

晦静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沉一付六如梦,休赋青云紫陌篇。

水绕芝山过紫阳,倒流不解上南昌。


两家俱有传灯子,始信真源气脉长。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黄鹤矶头百战尘,黄龙诗刻尚如新。


终然岘首碑安在,羊祜元非死朽人。

祠堂寂寞越城边,一片风吹绿草烟。


词客旧多亡国恨,骚人今有礼魂篇。


将军力向天风尽,丞相心为海日悬。

宋代江山今已非,海门阴雨见龙旗。


中华此度君臣尽,万国何年玉帛归。


地有三公为岳渎,天馀一客在芝薇。

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


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绛纱。

少年未识事,冠带逐时流。


一悟名为妄,悠然返林丘。


假此精舍居,萧条岩径幽。

三字千秋澹定村,大书留处万灵尊。


他年乞与和平里,同证名贤雪爪痕。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


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

普贤肇峨眉,示迹惟西方。


文殊现五台,台殿俱清凉。


猗与观世音,普陀实吾乡。

牢落长安赋就时,青苔到榻有谁知。


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只有诗。


风雨飘零长是客,干戈悲梗独忧时。

南园寻胜迹,良友一春同。


风雅追前哲,人伦忆大忠。


化鹃啼血热,沉海影厓空。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雕零独典刑。


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烈日严霜恣挟持,孤标荦荦肯随时。


笑看世上闲桃李,一夕狂风失令姿。

客梦时时绕故山,梦馀砉见玉孱颜。


徐公本自无通介,自是时人醉眼斑。

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
人道是,我却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
三字封来墨未干,堂轩舒展对琅玕。
高人不待笼鹅换,好客多从载酒看。
月夜有怀通白下,秋潮无信寄长干。
三字堂名万里来,旧堂名扁已成灰。
故人远意真如谶,乙夜融风不是灾。
活水源头仍里第,德星悬处自书台。
真个家居好,纤儿自不关。
遍寻遗父老,一指旧江山。
野寺无僧住,空城有鸟还。
舍舟遵微行,振衣游净域。
谁知登眺初,已动存没忆。
大篆揭巍堂,古句刻贞石。
片帆西上皖公城,腊鼓频催岁序更。
残雪望中岩岫近,野鸥眠处岸沙平。
几家茅屋摇镫影,一夜风涛撼枕声。
公瑾论交两世深,每从人海忆浮沉。
利名恬淡关天性,言笑矜持见道心。
甘托成都潜卖药,懒同彭泽试鸣琴。
骑省间居鹤唁悲,北堂余慕废莪诗。
《泷冈阡表》欧阳子,家庙碑铭郭敬之。
出处能全忠孝志,遭逢何幸圣明时。
经生天禄有光辉,骨相谁令食肉飞。
邺下文章空几辈,顺昌旗帜震余威。
桃花漫问玄都观,芍药争开金带围。
九重宸翰丽天阍,三字穹碑压厚坤。
山色不知今古异,地灵惟载帝王尊。
蛟龙绝巘盘亭构,狮象诸天拱寺门。
春风两酌西山醅,苍松万壑何人栽。
我向江南又江北,一苇频烦驿使梅。
当年紫髯分鼎足,兹山矗立何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