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信陵门下簪缨客。
寂寞头多白。
重来无复旧交游。
青山夹下栗山横,又见三山两度迎。
滚滚龙盘金凤阙,巍巍虎踞石头城。
六朝谁数偏安迹,一统今看帝业成。
衫袖乌痕,见说耽书久成癖。
更宝珉搜异,评量虿尾,苔缣阅古,摩挲蝉翼。
毡蜡频梳剔。
花。
围住三山卖酒家。
扶残醉,唱出海珠霞。
一鞭晓过锦川城,驴背风来料峭轻。
吹尽暮云天宇净,十三山上月初明。
盖世功名国子师,青春入觐道方夷。
荣华素定终须有,事业难期便勇为。
此日清尊同一笑,明朝丹陛听危词。
违乡数驿肆驰驱,正是年华欲换时。
山色万家开户牖,水锦十里列旌旗。
物情欣泰随方见,世态暄凉只自知。
九仙山头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骢马,酌酒况复违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藤床竹簟称羸身,独卧空斋绝点尘。
更有池台堪却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秋声又向耳边鸣,转眼平头六十人。
最是读书难久坐,不甘空负百年身。
六年作意观仙鲤,未得清闲自在身。
近日孙归娱膝下,拟拚三日奉高人。
诵君盈轴三山咏,唤起前回二纪游。
老我无因重一到,时将佳句洗昏眸。
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
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不见杨夫子,于今岁再逾。
穷经探古圣,执礼迈诸儒。
参月陪高论,西风操别袪。
得意难兼熊掌鱼,功名随分勿求馀。
或先或后时而已,将废将行命也欤。
理性明中闲念虑,云山深处著田庐。
秋风乘兴下三山,不惮驰驱涉险艰。
别酒醉来仍更酌,征鞍发去且须攀。
身安岂畏路千里,道在元知命两间。
天堑东南地,长江日夜流。
大风吹水立,骤雨挟山浮。
浩荡掀黄鹄,攲倾舞《白鸥》。
同骑瘦马涉清流,浓光泼绿惊诗眸。
一山却立如寡侔,二山前出成朋俦。
东溟紫云笼蓬丘,南海白日迷罗浮。
羊城几度重经过,得意三休意若何。
贳酒邻家聊共醉,论诗客坐漫高歌。
人情漠漠交游少,世事悠悠感慨多。
空岩香阁叩栖禅,坐见归禽没远天。
钟度寒潮鼍峡外,帆移芳草鹭洲前。
春江半是巴山雪,暮岭全迷楚泽烟。
水穷山绝地偏幽,古殿丹青甗一丘。
万里奔涛回片石,千年断岸压孤舟。
吴天草绿春难尽,楚澨烟深客易愁。
荻岸通舟沟样窄。
避大江、横天风色。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北镇临青幽,山尽南山口。
峭茜如列屏,岚光入虚牖。
古洞锁金牛,神物夜出走。
我初十龄咸丰间,及未兵燹登金山。
廿年前复道京口,夜蹑浮玉琼楼寒。
流回沙合骑入郭,岸谷岂独蛟螭蟠?
焦山崭然蔚深绿,僧话尘劫如鸥闲。
辽西岭万里,戴土皆平衍。
独有十三山,石骨开生面。
削疑斧凿工,画敌丹青善。
十年湖海上,此日值梅兄。
一见才倾盖,相逢又问程。
新编联画卷,清话入诗评。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槐笏绿衫初作吏,要须立脚自廉勤。
闾阎疾苦宜加意,廒廥奇赢莫与闻。
少啖荔枝防美疢,多栽茉莉挹清芬。
嵯嵯麈湖山,飘飘紫薇仙。
十年山中鍊形魄,缥缈御气凌苍烟。
采芝朝入虎窟饮,抱月夜就龙宫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