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惟道是从,惟心是宗。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梦幻了了,来去匆匆。

廿年转走虎狼丛,名利荒寒到处同。


杳杳木杯鲸浪外,飘飘金锡蜃云中。


诗篇想见推敲熟,乘法争传大小通。

山馆夜潇潇,天寒酒力消。


雁行冲雪断,灯影隔江遥。


渡口人争岸,船头客待潮。

数脊招提四面山,羡师终日掩禅关。


凭阑人语风烟上,乞食僧来紫翠间。


万水深藏云泱莽,一溪空锁月弯环。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


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

道本绝方所,随缘触处真。


家乡元不远,父子即非亲。


径藓粘轻策,江华拂净巾。

盘结松萝四壁空,静看云影坐从容。


风清时送归岩鹤,雨散常依在钵龙。


野水带潮微辨树,山光敛暮只闻钟。

中天台阁禁城西,春日游人出御堤。


满地落花驯鹿卧,千条弱柳乱莺啼。


窗涵水影金镛净,幡倚晴云绛节齐。

尝登大龙岭,横槊视四方。
原野何萧条,白骨纷交横。


维昔休明日,兹城冠荆扬。

坏色衣裳护七条,手持经卷意萧萧。


头陀寺里相逢后,又向天台访石桥。

萧条黄叶山中寺,回首松萝满夕曛。


丈锡遽行三十里,一风相送两孤云。


竹堂听雨惊秋晚,木榻留灯语夜分。

堂堂双峰师,不受世尘污。


禅坐三十年,俯仰无愧处。


平生大事毕,欲留不可住。

昨夜秋风颠彻晓,沙洲萧瑟鸣枯蓼。


羁人荒馆夜初长,泼天月色当楼皎。


老夫思归又怀禄,去住似被饥寒绕。

橘林风细凉飔生,石磴雨滑褰衣行。


双肩正如野鹤立,左耳忽若秋蝉鸣。


孰云耽诗并齐己,我爱玩世惟弥明。

松下半间屋,绕檐生白云。


山香石上起,华雨静中闻。


扫榻看桐影,支筇对夕曛。

忽忽岁将晏,郁郁不自聊。
况兹霜露集,惊飙振寒条。


之子从何来,携琴□衡茅。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石塔累荒土,月落冰棱棱。


永怀跏趺叟,松风吹不应。


山房旧净供,素壁一枝藤。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我识虎丘三十年,精神霄汉鹘张拳。


机当危处即烧印,语到尽时难续弦。


路涉两岐空有泣,溪流一滴竟无传。

玉几峰头第一枝,老禅吃吃我深知。


曾将铁杵敲冰骨,似怪铅刀割蜜脾。


法外无心犹涉解,句中有眼即成疑。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人说江湖少旧僧,悬崖高挂一枝藤。


采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


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

细雨桐花晚,微风麦气秋。


王符偏好学,宋玉不胜愁。


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开士黄金刹,斋房白云外。


寻师天台山,贝叶写经呗。


凌晨餐正阳,玉屑和沆瀣。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


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

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