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舴艋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


倦枕不成千里梦,坏墙闲觅十年题。

鄞江久不到,乘兴偶东游。


涨水崩沙岸,归云抱县楼。


吟馀声混混,梳罢发飕飕。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稽山参云深,剡水与天碧。


行将啼鸟亲,玩不游鳞隔。


况世住新安,又尝为粤客。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夸不朽。


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


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

远庵家学在,持此去为官。


冰雪吾身白,风霜吏胆寒。


一心毋妄用,百姓自相安。

表表魁梧相,面如田字方。


早宜朝玉陛,犹自绾铜章。


上挹叶丞相,近瞻商侍郎。

遥思贞女存孤日,何异忠臣寄命时。


身作秋霜今皓首,光争明月岂蛾眉。


坐临凫彩仙郎袖,起接鸾裾小妇卮。

别处一江梅蕊纤,行从万里粤山尖。


已知作尉盘无肉,何必参军颊有髯。

湖上香稻熟,湖中鲤鱼长。


网鱼煮香稻,千载荐桐香。

复此西湖水,侯即西门豹。


湖水何足论,溉我三乡稻。

岁旱灾无虑,湖还绩永存。


他年书北史,此日俨西门。


赤蹄诸公剡,黄云几处村。

闻道自髫年,传经彻旧编。


裹粮百里外,卒业一灯前。


阅传知高士,遗孤是大贤。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


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越基擅岩壑,虚馆择其尤。


丹甍煜孤飞,灵景邈四周。


山高晴若阴,洞寒夏如秋。

华轩结构地图雄,不似箪瓢陋巷中。


溪姓尚能随柳子,山灵端合避愚公。


衣冠此日何曾异,杖屦他时或与同。

山海无藏秀,乾坤有奥区。


土风兼百粤,习气近三吴。


潮落曹娥渡,天垂贺监湖。

高柳芳池滟滟春,一泓新绿净无尘。


夜来忽涨西山雨,千尺苍波跃锦鳞。

太史文章汉魏初,碧苔深护九霞书。


闲来倚石看云月,直恐神光贯紫虚。

吾闻句践国,昔有鸱夷子。


沼吴收隽功,扁舟五湖里。


又闻越东山,安石真奇士。

百里子男邦,职任非不厚。


治民如牧羊,扰之则惊走。


眷兹上虞邑,江海环左右。

略彴凝霜晓不干,竟无人迹白漫漫。


马蹄踏破铅华色,得似鸳鸯瓦上看。

山腰云掩翠光微,远见云浓近见稀。


对景漫思高彦敬,怀人常忆米元晖。

昔年曾向天台去,走上璚楼看日生。


跳出海波三丈许,始闻山下一鸡鸣。

远赴弓旌未阔迂,道行何惮路崎岖?


横经不异郡博士,继粟岂无卿大夫?


空使饭盘堆苜蓿,已将斋帐染芙蕖。


马融家法风流在,女乐从今不用呼。

谁把高崖手劈开,钜灵还到此中来。


青冥风露银河近,白日雷霆碣石摧。


潭上龙漦溥绛雪,庙前马迹过苍苔。

东山君早出,人忆著书年。
竹牖飘晴叶,松门起夕烟。
经声秋瀑下,笔札白云边。
徐家轩外玉森森,都是筼筜满故林。
亦有尹孚生琬琰,岂无环佩动璆琳。
琴书静坐延秋思,枕簟高眠对夕阴。
握璧谁知己,调兰我自亲。
几逢金阙里,重到玉桥滨。
双鬓怑为客,一官幸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