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画船四月满旗风,饮散匆匆鹢首东。


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


断碑零落莓苔遍,幽涧淙潺略彴通。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空岩静发钟磬响,古木倒挂藤萝昏。


莫道苍崖锁灵骨,时应持钵到诸村。

着意裁诗特地催,花须着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畴昔中岩一梦残,下岩风景亦高寒。


峡中无处堪停棹,雨后今朝始凭阑。


不用苦求毫相现,只教长挂水帘看。

千岩观下碧瑶林,岁晚青青共此心。


隐士归兮花未老,每年来把一杯深。

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


篮舆缓缓随儿女,引入天香洞里来。

涛江翻雪卷湖滩,晚泊岩扉暂解颜。


夙有净缘逢寺喜,老无生理伴僧闲。


残云已断犹飞雨,落日将沉却照山。

层岩上苍翠,下结赤石沙。


题刻不复辨,莓苔见欹斜。


始经茶岩幽,流泉注其窊。

眼如鸲鹆色如肝,此语传闻谩有年。


李观匣中方念往,范增撞后岂知全。


临池欲试曾亲滴,把墨重看未忍研。

临水既凝伫,望崖试徘徊。


榜舟一以渡,露晞岚影开。


矫首与人居,直上无飞埃。

曩游成断梦,再至是陈人。


揽景追前迹,寻诗拂旧尘。


孤松难破冻,细草易生春。

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


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


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

扫云跻绝磴,倚竹破苍苔。
冻涩冰帘卷,尘侵佛阁摧。
僧残无给侍,墨妙杂舆台。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清虚堂里话襟期,友似苏黄从可知。
墨宝惜无人爱护,漫令绕寺觅残碑。
残麦从渠官夺之,山僧何用怨长饥。
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
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在刻舟痕。
鼓枻前春过下岩,空将目力寄云端。
而今真个岩头去,领取烟云泼袂寒。
二苏屐齿尚班日,憔悴涪翁窜逐还。
卧虎跳龙遗笔墨,只今精悍满江山。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
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
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古寺重来兴转添,舟中午暑正炎炎。
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
幽寺倚岩阿,云扉掩薜萝。
老僧中燕息,谁问世风波。
地远尘寰绝点埃,悬崖屈曲寄层台。
山头玉溜随檐滴,岩下金容就石开。
寺影不妨流水过,松香长逐好风来。
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
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
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
路暗松杉密,天空雾雨开。
山容依槛转,鸟影渡江来。
汲水僧归寺,衔花鹿印苔。
径向山腰转,门从水面开。
片云岩下宿,一钵朔方来。
落日鸟冲树,轻云花覆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