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


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太虚生气气生风,风又生声诗在中。


固是性情元具足,何当学问更加充。


形容草木鱼虫意,虽妙犹为堕于艺。

声生于气诗之体,于气要穷所从起。


事制于义诗之理,于义要穷所从止。


一元开辟三才矣,万世纲维十伦尔。

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

偶从题咏想琅玕,春老空亭客梦寒。


渭水千竿何处挹,沱阳三径几时看。


残枝未许喧乌雀,遗韵犹堪下凤鸾。

秋深万木乱山黄,愁听猿声隔岸长。


泉汇溪流萦绝磴,云开霞色映斜阳。


看诗为尔增新恨,对酒凭谁发故狂。

前得修篁滴沥斑,湘妃泪洒几时乾。


蛟龙变化休临水,虎豹文章本在山。


孤干自怜高节迈,虚心相倚暮年安。

数尺长筇拄过眉,云痕雨点洒淋漓。


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


石径携归花满地,溪桥闲倚月明时。

歌谣才作彩衣童,策杖俄为白发翁。


走遍红尘人莫问,先生意在不言中。

避暑巴川馆,凭栏瞰水濆。


马牛纷浴汗,鹅鸭乱翻纹。


潦浊难为鉴,天昏不辨云。

不惜顽躯走路尘,只愁徒步长官嗔。


何时竹杖芒鞋去,还我江山自在身。

在陈晚矣叹归欤,似觉年来气味疏。


有饭不嫌长脱粟,无车那说更求鱼。

天寒东郭犹穿履,路涩西家不借驴。


近日外间风色恶,不如闭户且观书。

官拣羸兵教控弦,出门寸步即拘缠。


蚤知行路难如此,游宦当初不著鞭。

白沙消息苦难真,军事危如火上薪。


老去未能生报国,愁来只与死为邻。


豺狼夜啸逃亡屋,貔虎秋惊战伐尘。

秋去冬来春又催,昆明信有劫馀灰。


心游碧落丝千尺,梦绕琼林日几回。


处世只宜同鹿豕,和羹谁复忆盐梅。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

卜居在陋巷,粪壤日蒙

粲粲乘鸾万玉妃,肯将红艳斗光辉。


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

夭桃先已醉春风,青女犹争造化功。


应与骚人嫌太赤,故将铅粉注深红。

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


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经年不见意弥亲,来惬相思洗吏尘。


陋邑苦难留上客,好山终是恋高人。


同看腊底梅筠月,便想云间笋蕨春。

喧枕浪浪直到明,驱车欲谢却成晴。


天人契合岂无意,草木□途俱有情。


剩作寰中三日施,依前岩畔一泓清。

人生立志各有癖,浃髓沦肌疗无术。
君不学少年奏赋明光宫,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


苦心竭虑淡泊音,手携三尺绿绮琴。

好恶移人信有力,宫姬尚取昆仑织。


刚姿未必广平爱,皓首谁怜赵岐息。


夷车衡茝荪芷荃,富矣离骚夸博识。

续诗愧无修绠力,意绪中断轲母织。


掉头吟坐欲成寐,出吻悲鸣方愿息。


君诗爱梅笔不停,四叠阳关人未识。

生春暖律谁能吹,寸心万里何当驰。
威加海内念方国,也思猛士歌云飞。


狂游不识今与古,闉阇便作潭潭府。

驹鹿何年致,它山小水滨。


呦呦兴念母,麌麌熟依人。


物性初无定,野心时亦驯。

风回协气通青律,月破游氛上碧天。


万盏华灯辉永夜,一犁甘雨报丰年。


梅含宿润妆先试,荑展新桑手不拳。

淮马低如果下骝,春风小队打红毬。


日斜台上人争看,银碗分明第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