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


不因蘋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城东宝坊金翠重,道人修惠剪蒿蓬。


一瓶一钵三十年,琼榱碧瓦上秋空。


稻田磨衲拥黄发,更筑书阁诸天中。

匝顶霜根七十强,笑呵呵地佛心肠。


掀翻赵老茶公案,踏破林仙酒道场。


屋掩云萝秋榻净,经残松月夜窗凉。

拟作轻离别,如君来去何。


诸天忽示态,初地欲生魔。


白社风流少,青林月色多。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百花深处小危楼,千步苍苔到叶舟。


一夜楚江寒食雨,离人白尽未归头。

二年驯扰傍山家,欲领东还道路赊。


送汝给孤园里去,此生长伴大牛车。

难弟难兄汉二龚,袈裟缝掖各清风。


渊明已遂归田愿,莲社行将访远公。

驻锡清源十五年,月明台静忽飘然。


禅心莫为东禅起,南北东西总是禅。

南晋今黄梅,东禅旧青莲。


曹溪竟何许,龙朔知几年。


我闻二祖师,属袂兹褊褼。

虽念三年别,犹欣一日逢。


哦诗能淡伫,作邑想雍容。


古柏宜秋雨,寒鸦伴晓钟。

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
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
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
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交情怜久别,今日此寻君。
话旧消清坐,开樽对白云。
乾坤空落落,世事总纷纷。
何处藏修地,禅房云水东。
院深无犬吠,门僻有苔封。
万里看雕鹗,三冬困蛰龙。
昨曾访东禅,东禅方丈居西偏。
群僧琐琐不足数,但觉玉田和尚贤。
今晨复访东方丈,无闻长老尤高尚。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
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
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
读经香满室,燕坐自朝曛。
鸟啄生台饭,龙吞洗钵云。
心花幽处现,天籁静中闻。
至后阳和已发生,野梅官柳动诗情。
偶为寻壑经邱计,故作穿云渡水行。
近郭好山皆可隐,隔林疏磬有馀清。
山林曾是自由身,岂合区区入世尘。
萧散未能忘故态,优游聊喜及时春。
闲中浊酒偏亲我,风外飞花欲趁人。
二年憔悴走京尘,匹马归来访四邻。
足滑旧谙城下径,眼明重见里中人。
青蔬不没荒畦雪,翠柏常留野殿春。
野寺逢僧问远征,彤幨摇动若为情。
蓼花秋老君何去,凤鸟时来道可行。
南郡图书当吏最,西山琴鹤况官清。
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
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
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
东城少僧寺,赖此堪寄迹。
独往路不迂,尝来意还适。
暖风逗莺花,宿雨滋燕麦。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
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
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
因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
锦绣荀香度,楼台梵宇新。
曲曲青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
我心自得闲滋味,坐听风口尽日还。
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
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