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陆澄彭蠡,南青拔祝融。


古都为汉郡,今牧得周公。


访戴休辞远,依刘莫讳穷。

君不见唐朝郭元振,退朝愉色奉温凊。
又不见国初王文康,黑头拜相归捧觞。


台衮崇严亲寿考,历数古今良亦少。

使君文采郁卿云,声利场中三沐薰。


茧纸昼闲临晋帖,鱼膏夜永课皇坟。


劭农恳恻车频驻,吊古凄凉酒易醺。

冷风吹海烟雾开,绣衣使者天上来。


手持天书传天语,促起天下豪杰魁。


下堂拜命汗如雨,上堂鸣鼓旌旄举。

平生甚似洪文惠,暮景惜不如盘洲。


纤儿何人竟误晋,大夫此日空非周。


长夜漫漫不复旦,芳草凄凄其奈秋。

先祖当元祐,诚心相哲宗。


闹蓝初不入,遗表尚深忠。


簪笏儿孙少,松楸盗贼空。

咫尺柯山路未赊,人生迎养最堪夸。


续茶山集过吴下,看戏彩堂来永嘉。


八帙高龄忻子舍,同乡盛事属公家。

雁落平湖烟草秋,夕阳结缆玉沙头。


长堤翠抱金龙庙,去水平分黑马沟。


地连吴越三千里,岁运东南一万艘。

开元治平日,英贤恣游衍。


夫君匡屯器,忧国持先见。


讵惭伊吕科,实冠东南彦。

海国寒轻,江南春早,小梅已漏芳妍。
岁前冬后,和气欲回旋。
此际瑶台阆苑,仙人下、白玉云軿。

玉楼玄圃,旧是神仙伴。
鸣佩时朝紫皇殿。
种蟠桃成树,碧柰开花,著子满,金母盘中屡献。

浩荡藤州老,雄文鼓大编。


声名元自重,述作许谁传。


成诵惭空久,相逢偶未缘。

长才蚤立太平基,奥学曾为帝者师。


谋叶不资同列断,规存长许后人随。


金鱼玉带今谁似,橘绿橙黄景最宜。

姓名久已覆金瓯,一品师臣德业优。


黼扆尚询黄发旧,衮衣难伴赤松游。


松筠劲节高三事,桃李浓阴遍九州。

金华千仞摩穹苍,双溪迢迢碧流长。


清淑之气从风翔,霜缣雾縠不足当。


真贤挺生金玉相,上撷屈艳薰班香。

一年好处橘初绿,雨后秋容净如沐。


潭潭大府忠孝家,黄堂正奏千秋曲。


挥毫落纸妙卿云,千佛经中蚤致身。

皇宋十一叶,时清风俗淳。


实维元首明,亦繄股肱纯。


煌煌冀国公,自昔抱经纶。

七秩芳名盛,于今等逝波。


承天登宰辅,看子掌编摩。


凤去青春独,鸾回紫诰多。

德望堂堂重,威名凛凛寒。


三年衮衣粲,四海寸心丹。


绿野悲裴度,苍生忆谢安。

双溪钟地谶,一相破天荒。


道至黄扉重,勋由紫府昌。


堤成欢百辟,台坼泣群方。

畴昔翘材馆,疏庸获屡游。


衮衣无傲色,吐握有勤求。


辅弼十年久,雍容片善收。

维岳钟英粹,兴王有俊良。


文章周卫武,书考郭汾阳。


调燮民庸茂,弥缝主道昌。

炎统中兴日,淳熙翊赞功。


宪邦同吉甫,待旦类周公。


一品恩荣重,三朝礼貌隆。

暑路驱红旆,天书趣紫泥。


长沙元忌鵩,太岁又逢鸡。


挽铎春风咽,铭旌夕照低。

淑气含公鼎,明时预政机。


仲山维补衮,文子不胜衣。


南国恩偏厚,东山志偶违。

正三边月静,万国年丰,菊多梅小。
吐玉擎香,蔼皇都清晓。
龙驾徐驱,貂冠夹侍,天也和人笑。

梦庵深坐宴朝曛,只有梅花对此君。


今日衣冠有巢许,向来元凯佐华勋。


入山谁解访弘景,载酒时应问子云。

天台杰立沧海东,古今名士长相从。


神游八极司马子,掷金作赋孙兴公。


松窗先生千载士,文价道骨相与同。

太祖开中国,元臣起朔方。


八荒归版籍,千载际明良。


奕世兼茅土,闻孙列庙堂。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


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巾还。


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