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乳花翻碗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


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


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风雪催残腊,南枝一夜空。


谁知荒草里,却有暗香同。


质莹轻黄外,芳滕浅绛中。

闻说寒梅尽,寻芳去已迟。


冷香无宿蕊,秾艳有繁枝。


正复非同调,何妨续旧诗。

新来袅袅娉娉雪,犹在重重叠叠山。


莫作故时峰岭看,玉京今不是人间。

雪压寒林春未回,晚山犹带玉崔嵬。


谁将旧日韦郎句,貌取郭熙平远来。

老愧才都尽,人愁雨不来。


酒樽无客把,诗卷为君开。


山色螺分翠,江涛雪拥堆。

白发刘郎在,无心唱竹枝。


倦游闲未得,见事老尤迟。


与世知何用,求田便可为。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


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


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新春风雨中,日日鸠鸣屋。


小园政可步,柰此泥涴足。


却坐问樽酒,知足乃不辱。

古今同活法,妙处在阿堵。


浮云不作祟,白黑可坐数。


穷冬掩关卧,岂为作诗苦。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


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


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


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

令尹三年政,湘民去息思。


艰难救灾歉,忧瘁见云为。


荐牍今交上,夷途去不疑。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合处畴能证不疑,吾宗神秀岁寒姿。


无书寄便今犹懒,说似应须倩老师。

种艺吾方屋数间,图书鸡犬称君闲。


径携桃叶航湖去,别有新居却载还。

晴色今朝好,春光恰半头。


波情如钓渭,圃事胜封留。


瘦觉中黄合,闲宜大白浮。

梨柿鱼盐来海上,殷勤持送与闲官。


缘何似得千金赠,明日重亲语笑欢。

雨声俄混雪声乾,泥泞林堂一到难。


藉使玉肌无冻粟,可能独自过春寒。

弄珠萦佩白衣仙,游戏尘寰占岁前。


却被天公撒龙脑,拥教无地著云軿。

每将幽事当功名,唯欠能诗竹里僧。


径写此篇为疏引,庵成来往岂无凭。

红满芙蓉菊满黄,连朝衰病负秋光。


乘除自此无忧恼,醉赏家园一万场。

诗不能工张约斋,有人曾说访渠来。


病馀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寒窗不住阅清文,炼石真为五色云。


拄杖横担东鲁教,长安今次欲谁闻。

竹栽方讶不成阴,寸地城中果寸金。


莫使无家轻发叹,北山园里翠烟深。

风仪不称汨泥尘,清向亨衢快举身。


鱼钥麟符行作伴,鹭洲燕巷得为邻。


华亭清唳如前日,蜀道高风过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