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姬环佩下瑶台,握手桃花万树开。


日暮巫山行雨去,莫教人拟片云来。

吴绡七尺铺寒玉,幻出名花照幽独。


微霜淡月春朦胧,何处佳人卧空谷。


画梅自昔传华光,擅奇更有王元章。

汪生歙都彦,家世本阀阅。


总角游巴邛,邂逅四仙列。


龙肝窃馀剩,随风堕天末。

不道青衫客异邦,钱塘江外是浔阳。


扁舟若趁滕王宴,一夜南风到豫章。

婵娟一片起檐牙,影落临安十万家。


丝竹管弦清夜满,何如迁客在长沙。

胡床明月坐高秋,碧瓦朱甍大海头。


十二危阑宾从满,一时传作庾公楼。

病里过从问独醒,何来年少解忘形。


三彭递守庚申箓,五运重蒐甲乙经。


碧洞骑羊原有术,青城化鹤岂无灵。

秋水为神隔绛纱,何年捧剑入王家。


床头梦有金茎露,庭后春生玉树花。


才比郤郎偏有意,色同弥子更无瑕。

入幕何来傅粉郎,居然容色似龙阳。


书裙是日逢王令,断袖当年忆汉皇。


曲里含桃歌韎韐,车前名果掷琳琅。

看花曾共忆明光,携手声名动洛阳。


献赋竞夸童子日,封书犹记丈人行。


交论一代饶知已,语到千秋孰擅场。

斗畔危梯百尺悬,岧峣飞观矗层烟。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积翠中天势欲翔,分明台殿到扶桑。


云霞上下飞丹壁,日月东西抱画梁。


座里黄河千舶聚,毫端沧海一杯长。

诗名人自老,墨妙世谁如。


瘗鹤高风在,笼鹅逸兴馀。


藜然中垒坐,花浣少陵居。

作赋元惊坐,临池更擅场。


真行王大令,篆隶蔡中郎。


巨榜高天揭,穷碑绝域藏。

画槛雕阑瞰越城,平湖十里最分明。


公馀半卷珠帘坐,四百楼台弄晚晴。

乳到零陵竭,珠辞合浦行。


地非悭所产,人自晦于征。


砂粒层层长,金麸点点明。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


历历旧经行处,江村曙色初分。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

乃翁抱璞售无媒,去作修文地下魁。


换骨法从青子得,返魂香自绿阴来。


诗书根气春无尽,清白源流庆有开。

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


树底人家欲晓,隔篱仿佛鸡啼。

宋景文为工学问,贺方回亦擅诗歌。


半山人去东坡没,妙墨空嗟楯上磨。

榕叶青青荔子红,三山十寺粤王宫。


诵君好句浑如画,寄我清游梦想中。

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无。


失喜因君还绝倒,但惊寒雀费隋珠。

十载文场未奏功,鹖冠一笑且舂容。


遥知横槊荻芦岸,海阔蛟鼍赴笔锋。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


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

气韵非关竹有无,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未尽书。

多幸因愚得养恬,林扃风变陡寒天。


杯传蕉叶温成酒,袄织梅花软入绵。


经室炉添羊胫炭,道床屏护鹧斑烟。

娇云含靓雨。
正金明池边,润回芳础。
十里风荷,绕苑墙西望,翠深银浦。

师琴名以蕤宾铁,岂是七丝专一律。
古来声律商与宫,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


又闻古铁能解音,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

葛仙岭上瞿昙宫,老僧雪眉覆双瞳。
奇琴久蓄款识古,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


忆昔蛟龙宅其涘,霹雳斩龙树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