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使陵溪别有春,桃津多事向渔人。


当年若解贻仙种,不遣花飞出世新。

虬髯如云眼如月,胸次毫端一泓雪。


政恐儒冠或误身,尚友虚无老庄列。


松阴泉影绿悠悠,此时此意如何说。

桃树临溪思不禁,扁舟重问草堂阴。


西湖水落鼋鼍石,南国霜清橘柚林。


垄际流泉宜稻性,窗前过鹿解人心。

岸岸夹丛竹,清溪几许深。


君从城市隐,余向碧山寻。


翳翳孤村景,刁刁众木吟。

烟螺想髻。
更柳疏枫密,芳思无际。
缥缈空山,可是曾来,瞥见瑶阶仙侍。

人心殊晓夕,自可比阴晴。


义激中流柱,名裒众口羹。


耻为一身计,痴拥万年情。

襟裾犹耐冷,红紫半抽晴。


我不辞为主,公无厌絮羹。


旋吟诗遣兴,直以酒陶情。

老脚莫浪出,东君不放晴。


青山倚鸠杖,白饭下鱼羹。


耕凿无馀论,烟霞杳去情。

衡门来好客,久雨快新晴。


子美云安酒,东坡骨董羹。


江山成永啸,今古莫留情。

眉痕吐月,倚新凉,罗袂流云栖暝。
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
叠石生秋,馀花媚晚,何地无幽景。

野渡无人尽日闲,茅亭斜插乱云间。


不知檐外秋多少,一片关仝画里山。

急管繁弦兴入云,新歌妙舞送斜曛。


花间乍别鸳鸾序,竹里重呼鹳鹤群。


飞盖陈思元结客,抽毫王粲旧从军。

万轴琳琅照五车,天涯何意复吾庐。


登堂尽读潜夫论,入幕先携仲任书。


赤水频年回象罔,丹铅遥夜校虫鱼。

屈指春光半,寻芳兴未穷。


竹溪偕六逸,花墅挟双童。


剧饮妨归骑,清歌落断鸿。

别雪岑翁不记年,翁今来管四明天。


看翁卷起南湖浪,洗尽浮尘结净缘。

浊酒慵斟,罗衣怯试,麦天凉意如秋。
檐角蛛丝,丝丝绾住春愁。
海棠已嫁荼蘼老,剩浓阴、绿满枝头。

十年孤迹寄侯门,入室升堂忝厚恩。


游遍春郊随茜旆,饮残秋月待金尊。


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

消息盈虚合费辞,德人何虑复何思。


穷通不信无非命,贵贱由来定有时。


方欲自专齐物论,未知谁是大宗师。

晴云送暖散朝暾,新绿盈盈已扑轩。


献岁主宾宜雅集,持斋香茗称清门。


春归南国花先笑,人醉东风鸟代言。

载笔书云懒上台,轻寒微雨对传杯。


拍浮有兴须沉醉,岁月无情任暗催。


酒政颇惊秦令急,谈锋如挟晋人来。

何人筑室邻三叠,千尺飞泉冷布袍。


径凿巉岩依石壁,门开空阔俯林皋。


月来自照一龛静,云散长看五老高。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


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

石壁上接浮云齐,下临不测之回溪。


道人来往浑闲事,时有惊猿落树啼。

云间疏焰冷光凝,千古空门不尽灯。


一宿林中惊乍见,却留残语付山僧。

高岩短竹馀一尺,纤叶袅袅青鸾毛。


空山无人月华冷,西风满地秋萧骚。

天低石角云长拥,风掠岩腰树半摧。


秋气忽寒高隼避,午阴将合老龙回。

城中遥望碧氤氲,拟是瑶空一片云。


来上峰头看气象,分明平对玉宸君。

七十二峰高下悬,天梯云栈互勾连。


芒鞋竹杖空林里,一路行吟破暝烟。

竹里流泉殷地喧,古堂犹是给孤园。


山厨笕水深龙穴,石岭寻蹊听鸟言。

灌木攒云猿啸悲,崩崖截涧马来迟。


庞眉老衲忘人世,只取朝山记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