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来书札已西东,喜复相逢乱世中。


万事变更唯舌在,三年流落转涂穷。


云收野寺侵廊水,月挂孤帆送客风。

饭颗山头老面瘦,沉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空经虚纬费来之,弦急常由瑟柱危。


壮似阴山歌敕勒,悲于易水和渐离。


崎岖万古无穷事,酩酊重阳几句诗。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


久已光芒韬巨阙,更能文采眩长离。


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久矣谈天碣石荒,谁堪别馆号华阳。


剑从江右光含斗,书学淮南字有霜。


此去中兴多大雅,向来孤愤半清商。

羊家小婢学夫人,到底悲欢不属身。


争似娙娥妆洗尽,自然冰玉离风尘。

纵横彩笔写云霞,其奈山人行径赊。


绮语谶来无一事,偶然微雪警窗纱。

谁道扶风近帝都,绕台千匝尽江湖。


南荒岂少同游侣,踏遍春风闻鹧鸪。

迟鸿台畔擅三余,良冶为箕也不疏。


欲识自相师友意,少陵秋兴右军书。

吾宗才气世无双,用与时行舍亦藏。


殿陛同瞻龙衮绣,螭坳继染御炉香。


紫荷持橐将清禁,贝叶翻经见宝坊。

怪底青灯缀玉虫,忽传车马到溪东。


鸟声应为故人好,梨雪欲将春事空。


老去渊明三径在,病来弥勒一龛同。

桃源刘,凤楼萧,镌冰斫玉哦通宵。


珠玑错落照兰室,龙蛇偃蹇蟠霜绡。


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风萧萧,雨萧萧,萧萧风雨悲凉宵。


篱菊残英渍黄玉,林风脱叶飘红绡。


幽人辗转凌晨起,邂逅门前逢短李。

雨萧萧,风萧萧,对床谈道彻清宵。


欲画太虚无面目,慎无落笔污冰绡。


人间平地风波起,反笑於陵啖螬李。

贤臣圣主正时遭,建策龙庭莫惮劳。


大壑波深翻巨鲤,高空风顺遇鸿毛。


一番制度新才术,百代文章旧雅骚。

寥落龙沙寄此生,情钟我辈岂无情。


参商管鲍贤朋友,南北机云好弟兄。


莲叶飘香思晚浦,梅花飞雪梦春城。

误忝纶恩斗印悬,乏才羞到玉墀前。


劾奸封事梦犹诤,许国忠诚老益坚。


仁政发从天北畔,捷音来自海西边。

今年又得亚之诗,每叹风云会遇迟。


拙运且淹童子役,雄才宜作帝王师。


羡君笔下挥千字,知子胸中蕴六奇。

亚之平水久驰名,壮岁题桥慕长卿。


厌世德风如偃草,惊人诗价比连城。


功名未立不为慊,仁义能行亦足荣。

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


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


衣冠异域真余志,礼乐中原乃我荣。

衣龙钟,鬓飘萧,穹庐停烛坐寒宵。


翰林遣介赠佳句,虿芒鸟迹书生绡。


既倒狂澜再扶起,昔有谪仙原姓李。

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


神清半夜不成梦,书帷风细扬微绡。


运应昌期王者起,自愧文章输杜李。

院深深,籁萧萧,伽陀舒卷度兰宵。


若解荷心系珠露,便能天外裁云绡。


大觉空生一沤起,悟斯独有屏山李。

漏沈沈,竹萧萧,蒲团禅定坐终宵。


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


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

日长不废读书功,我与宗人老颇同。


病起自羞黄面老,兴来人笑白头翁。


剖瓜未信能祈巧,结柳终须学送穷。

我怀陶元亮,早弃彭泽令。


宁甘柴桑饿,不受宋人聘。


晚诗题甲子,绕著义熙正。

我欲访蓬莱,长笑挹浮丘。


此身插两翼,泠然御飕飗。


楼台耸琼瑶,草木丛珠球。

静中真乐全吾天,勿轻舍己芸人田。
甜均食蜜无中边。


浊醪粗饭自不恶,那能问命推行年。

谁能胸次浇今古,老去蓬茅杂榛莽。
朴遫已甘无足数。


品题忽及乃君馀,顿觉焦枯得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