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锦袍公子最多情,每许山人并马行。


今日独乘官舰去,却瞻马首曳心旌。

琵琶山人白发翁,金玉文章冰雪容。


凤凰台下时常见,野鹤群中不易逢。

内墙阴处月桥西,记得联镳觅故溪。


千里北风成怅望,几时南客重提携。

不奈寒侵季子裘,忽惊同载李膺舟。


使星一点依南斗,肯作聊城五夜留。

虎帐螭头鼎,犀床雁足灯。


韔弓收夜月,诗砚得春冰。

读罢鼓三挝,香消烛卸华。


苦寒除是雪,频起听窗纱。

公方耽古律,我亦爱评诗。


首首听歌起,谁占作者谁。

灯窗翻阅久,丹墨校雠多。


总喜珠还浦,谁疑豕渡河。

姓字从头数,篇章爱好抄。


唐朝人物盛,一一许神交。

仙槎八月赴沧溟,永夜三台动使星。


身上赐衣金虎面,马头飞箭黑雕翎。


威光已接恩光近,秋气还连剑气腥。

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


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


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

永夜风翻海,终朝雨蔽天。


乍醒犹有梦,多冷却思绵。


白浸千秋雪,青沉万灶烟。

去岁还家逼岁除,厨人灯火祭更初。


悬知今夜团栾说,说着邳州不得书。

朔风吹雨来溟溟,岂为元宵须送灯。


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

霰零初淅沥,雨洒复廉纤。


只道花如絮,那知木有盐。


乱飘随满地,斜舞巧穿帘。

满望烟霞望欲迷,横天寒色正凄凄。


家家爆竹送残腊,处处村人归旧蹊。


独有英雄催上道,偏随新柳历前堤。

披衣向晓行,鞭急马蹄轻。


击毂长亭去,照鞍旭日升。


遍皆霜草色,独有岸松青。

梗迹憩行晚,相逢节义家。


庭前戏彩袖,阶畔长兰芽。


青壁重湖海,醇醪醉脸霞。

初度每为客,今朝无友生。


喜过苏学士,盼望湖山青。


草草有斗酒,惜公不能倾。

当年两齿蛀成空,嗜啮翻嫌馔席丰。


谈笑尚怜唇舌在,可应开口不关风。

春深节序适逢三,松竹南窗客聚簪。


香冽上樽倾凿落,珍分列鼎饫肥甘。


岩花不为人情别,海味应当旅思堪。

气禀天台秀,丰神委羽仙。


养颐全静素,止息味重玄。


书饱三千牍,身尊九十年。

大化归神造,天葩巧更纤。


重欺云母石,白胜水晶盐。


东郭催归履,西窗唤上帘。

礼乐郊丘祀,衣冠海岳同。


合袪严飨报,陟配备尊隆。


涣号扬星幄,群工仰法宫。

玄门阐教付机缘,况有诗如孟浩然。


矫首佺期如不到,祇崇香火祝尧年。

凌空直上翠微颠,巾舄飘飘谢俗缘。


想见灵台光一点,皎如明镜在中天。

物外逍遥静处看,扶摇谁似大鹏抟。


同盟幸有双鸥鹭,相与忘机耐岁寒。

烟霞锁却洞门深,点过丹砂便是金。


解榻倘蒙青眼顾,枕中鸿宝定传心。

清水生肥荐玉池,独将玄液饮玻璃。


云炉兰麝香飘转,坐对风帘窣地垂。

隔断青峦一片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