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已过黄花时节。
更从何处问秋芳,见一路、霜林残叶。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剩有寒芦如雪。

郊外按呜驺。
行过城西二里沟。
老树长藤交映处,临流。

悠然。
长天。
澄渊。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
故人留我饮芳樽。
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一带小红桥,同倚画栏,池面荷靓。
飐飐芦梢,立蜻蜓不定。
新雨过、琼珠万点,荡流霞、妙莲香冷。

窗前新种绿芭蕉。
夜雨声声枕上敲。
困不处眠转寂寥。

芍药将开卸海棠。
最怜樱笋好年光。
落花庭院绿阴长。

倚楼目送人归去。
望不尽、杏花深处。
香车转过山前路。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参横月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常伴镜奁边。
常随碡瑁筵。
费仙人、种玉生烟。

三叠阳关不忍听。
七条弦上半离声。
浇愁且尽杯中物,日暮君归我进城。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
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雨丝丝,风细细。
尽是消魂滋味。
风细细,雨丝丝。

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


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余见衫影。


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

含晖峰下路,树石尽垂藤。


欲认莓苔迹,相寻行道僧。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渊明磊落人,啾唧倦吟讽。


聊将舒啸声,一为洗喧哄。


寄言枭獍徒,请勿恣嘲哢。

生理须几何,安分一枝足。


向来高明中,百鬼作祸福。


何如此衡茅,长年乐幽独。

机云佳兄弟,胸中几石渠。


万事资不理,三箧补有馀。


它时策高勋,已复得异书。

疏泉灌空畦,折柳樊小圃。

关心有幽事,寄意在衡宇。

但恐经纶人,兹焉忽高举。

云山渺无何,地胜馀草木。


苍藤饱风霜,夭矫作岩谷。


幽香出空洞,清樾交翠麓。

草木有盛德,俗眼未易观。


幽姿不可见,微香在林间。


植我东篱菊,艺此九畹兰。

残月坏金枢,朝曦吐旸谷。


南台凌日观,杲杲明万木。


白露亦巳晞,桐阴转檐曲。

山中与谁语,俗士不我过。


时携登山屐,闲上岁寒坡。


不知青女威,奈此苍官何。

显晦固有时,出处本同致。


乘流与遇坎,等是一戏事。


真隐了无心,宁须论朝市。

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


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迂倪戏于画,简到更清臞。


名家百馀祀,所惜继者无。


况有冲淡篇,数语弁小图。

知迂的是荆关手,聊复从迂写素秋。


莫道西山无爽气,我于东野合低头。


林墟压叶吹高帽,沙水飞沤掠远舟。

灯下秋山影零乱,况兼老眼镇模糊。


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


自我开帘看翡翠,凭谁作钓拔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