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变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高城带远林,落日动寒砧。


行客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衰迟惭逸气,忧患足危心。

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冈阜深秀,林峦蔚起,高千丈,周回十五里。
沿江自徐村进路,绕山盘曲而上,凡六里,有七十二湾,石磴千级。
山中有伏虎亭,梯以石墄,以便往来。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五云会中天,众山如朝宗。


相臣夙有约,标神期此宫。


傍有洞天接,面直积金峰。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
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
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

蜀王殿上华筵开,五云歌从天上来。


满堂罗绮悄无语,喉音止驻云裴回。


管弦金石还依转,不随歌出灵和殿。

诗酒兰亭会,如何共远公。


行看五云里,绝似虎溪中。


清梵花台雨,名香竹径风。

秦望诸山隐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沧海气侵珠佩湿,明河影逼玉箫寒。

百望西江未肯东,寤怀极浦起劳忡。


来帆却笑征刀涩,风力翻将水性穷。


近远予程俱莫问,流洄川意浑无终。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钧天九奏玉皇归,阁皂神驰重叹吁。


劝子痴人前莫说,怕渠来讨费分疏。

断阻狂风走逆沙,五云郊外步桑麻。


惊心惶恐滩头水,着眼清明节里花。


诗就带云眠野草,酒醒和叶嚼生茶。

碧树围青幄,群峰列嶂来。
卿云分五色,鹊观倚三台。
仙客乘春至,山翁向暮回。
嵩台东去过严城,虎旅遥看十万行。
山带星光开晓色,日高云彩炫春情。
昆仑关外夷方垒,浪泊沙边汉将营。
山斋饭初罢,步入空岩里。
来寻五云洞,云根露齿齿。
寒泉清道心,松风涤尘耳。
林庐深插紫孱颜,一点渔舟带暝还。
但得身闲无俯仰,人间处处五云山。
马头戴星已历历,洞口伐木犹丁丁。
篝灯渡水月争色,打鼓穿林山答声。
半愁半病客自苦,欲暖欲寒春有情。
迟日春云覆玉墀,飞鸣争满上林枝。
朝天纵有双双影,万里君门总不知。
浮云何事莽争徂,白日于今不可呼。
共说寒鸦能带色,应怜天外有双凫。
有客空山坐翠微,长安回首思依依。
年来远道多矰缴,为语双凫莫浪飞。
南客扁舟度五云,却缘芝术得相闻。
千年柱下留真诀,紫气关头即是君。
醉中别高峰,挥手谢平野。
百里伴啼猿,一官骑恶马。
飞花堕城隅,槁叶积亭下。
一片回波石,何年梵刹开。
江流万古去,涛带六州来。
释子呼鼋起,山人指雁回。
绝岛浮莲宇,明江涌化城。
龙回银浪转,鳌戴碧山行。
南北舟樯带,东西日月萦。
一合乾坤罗万象,中有连天云锦帐。
分光日月两轮间,聚荫神仙十洲上。
盘缃错缥天上无,若为云锦如许都。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缥缈双旌动五云,远山横黛望中分。
鸣钲宿鸟车前起,陟巘啼猿木杪闻。
瑞日云开庾岭瘴,寒鸦晨散楚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