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阁临虚面势宽,凉天佳月共追欢。


渔舟忽动水光碎,桂魄未高山影寒。


色染林峦烟漠漠,气侵笑语露漫漫。

芙蓉一朵一丹丘,紫翠长含一片秋。


太守殷勤是山水,闲同上客弄轻鸥。

礼加徐孺动南州,政暇还同烟水游。


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

天光日与水沉浮,清绝湖风不待秋。


吹尽七峰珠斗影,白云不使镜中留。

中湖山作七螺浮,势截牂牁上下流。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翩翩白鹿夹车游,自得神君岁有秋。


谢眺最宜山水郡,金波丽句照炎洲。

未及重阳菊已披,梅花数朵映霜姿。


频将春色添秋色,不惜寒枝作暖枝。


甘苦已教陶令识,芬芳更与阮公期。

争秋殊未已,酷热似城中。


水气暮方冷,林声朝尚空。


汗沾纨扇雪,香驻縠衣风。

已是立秋来,凉风尚未催。


卧乾蕉叶簟,吟冷藕花杯。


宿鸟烟初合,流萤雨不开。

弥月当冬仲,欢闻堕地声。


雷先三日复,龙以一阳生。


亚岁逢佳节,高堂与小名。

一阳初欲动,硕果早知之。


梦叶先长至,呱闻及子时。


生梯须女早,取火厉人迟。

家在孤云落照间,行人已上雁门关。


凭君为报平安信,才是云中第一山。

湘魄能传楚泽芳,何如倒载醉襄阳。


夕阴空照栽葵圃,宿雨难干打麦场。


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

东风已扫九衢埃,何事飙轮去复回。


秋信蘋洲凉渐迫,人家蓬户昼难开。


低田受水祥禾偃,乱石飞空巨木摧。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五月五日天气鲜,艾叶榴花堆眼前。


乡土岁时殊不恶,闾阎风俗自堪怜。


邻人角黍能相送,野老蒲觞得共传。

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


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


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

仲冬风雨似秋来,无客蓬门昼自开。


幽抱向人那得尽,穷愁泥我若为裁。


不禁远岸梅花照,更见孤城柳色催。

未省重阳菊,谁邀我辈看。


城南冇塔寺,共拟集衣冠。


云起登台兴,风追落帽欢。

怡悦经故园,芳菲值良节。


风俗犹自存,念我久离别。


葵榴缀时秾,蒲荷散幽洌。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倏忽韶光一半过,寒威犹尚压暄和。


故摧春色欢终减,屡失花期日旋那。


病骨不禁风料峭,衰悰难遏醉吟哦。

齐心同体正相因,祓濯何曾是两人?


料得盈盈罗袜步,也应抖擞拂香尘。

沐浴频看称意身,刈兰赠药想芳春。


凭将一掬香泉水,噀向茸城洗玉人。

山比骊山汤比香,承恩并浴少鸳鸯。


阿瞒果是风流主,妃子应居第一汤。

香溪禊后试温汤,寒食东风谷水阳。


却忆春衫新浴后,窃黄浅绛道家装。

南风吹沙何烈烈,抟抟大地瓦解裂。
如山火云势岿蠘,欲雨不雨天益热。


照眼榴花作午节,江上水嬉武可阅,打鼓鸣钲角优劣。

楼台金碧国旗飘,吹角江头虏气骄。


地极南交逢热带,人来西贡作花朝。


椰林草屋蛮跳月,绿舫红灯客守潮。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依然红日照窗楣,还是去年消息时。


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