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


寒林叶落鸟巢出,古渡风高渔艇稀。


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巢龟君往好,涌翠我来迟。


夜雨呼三韭,春风试一旗。


飞花行客梦,芳草故人思。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


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范子蜕冠履,扁舟逸霄汉。


嗟予抱险艰,怵惕惊弥漫。


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

五湖之水何冥冥,五湖之山何青青。
烟雨空蒙寄绢素,吾闻善画不画形。


画山画水画烟雨,界画点缀分秤星。

蟠溪老翁八十余,此翁钓侯非钓鱼。
若言轩冕异丘壑,虞圣亦曾雷泽渔。


胸中但贮小云梦,焉用形迹分区区。

一竿当日钓菰芦,蓑底名衔长五湖。


却被鸱夷生夺去,劳君仍与旧鱼符。

籀迹秦章手自摩,刻刓翻拟赠潜夫。


毋论此掾同三语,且爱新衔长五湖。


到处酒旗成卤簿,见来渔父是官徒。

铜章仍再锡,知我莫如君。


果署五湖长,应须十赉文。


栖迟宽日月,汗漫足风云。

鸱夷湖上水仙舟,舟中仙人十二楼。
桃花春水连天浮,七十二黛吹落天外如青沤。


道人谪世三千秋,手把一枝青玉虬。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除却五湖烟月外,只容春色入重关。


可怜东国兔三窟,不见南山豹一斑。


独醉轩昂花柳下,无尘亭立水云闲。

纵恬高蹇徇真愚,元也中心怯畏途。


共命不能同好恶,寄生那有异荣枯。


为营独醉成三窟,方引双溪入五湖。

为爱烟花可挂怀,并供幽思上灵台。


缙云直拔空青起,落水横吞野翠来。


欲界曲随仙境变,好花争映画屏开。

旋移松竹养烟霞,人笑猖披不润家。


可要广栽桃李树,年来强半是狂花。

萧萧垂素发,渺渺泛沧波。


过眼江山好,离家日月多。


诗名终不朽,世事复如何。

溪雨溟蒙逗客舟,五湖一苇且遨游。


看山细勘痴仙笔,万里云衢咫尺谋。

忆昔秋风吹绿草,高谈落日长安道。
司马浑忘席屡前,山人不惜心倾倒。
说诗谓似匡鼎来,论文颇爱桓谭好。
山妻十载无黄土,始得金钱买峤垆。
拔俗不愁松槚僻,飞□宜托凤凰孤。
平生抗意唯三岛,长夜归骸合五湖。
得性真良计,宣城有故谣。
选来多胜迹,行处有灵潮。
触雾偏含席,穿云渐隐舠。
大阙帆轻挂,东山日浩临。
蛟龙蟠地稳,波浪际天深。
少作杨泉赋,遐生范蠡心。
江湖存魏阙,翰墨寓规箴。
君看龙眠画,当识鸱夷心。
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
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
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周。
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东山隐遁初。
画图三挹春风面,豁得平生俊气无。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铁阑桥、夜深风雪,忍寒相待如许。
天涯久悔狂游倦,那肯更沾风絮。
凭听取。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
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窗锁香斜,径随菊转,小庭不碍幽深。
露洗红蕉,分无半点尘侵。
颓阳照醒黄花睡,忽凉云、飞满诗襟。
野水平芜霸迹消,苍茫万顷乱飞涛。
参差三弄醉远客,七十二峰迎画桡。
细雨鸠鸣玄墓树,夕阳僧过虎山桥。
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
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