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竟无看雪意,不奈倚楼心。


草木于人贱,烟霞入眼深。


到天寒愈阔,出谷势将沉。

忆步灵芝望翠峦,扁舟今入望中山。


沾濡晓雾仙衣湿,点缀春苔鹤发班。


幽谷静闻寒布落,重崖晴见暮云还。

五岳赫灵异,衣冠萃堂坳。


南极光荧荧,驾鹤来丹霄。


眷言介主翁,诒之东海桃。

匡庐峰,何葱茏,五老秀削青芙蓉。
嵚崎屴崱凌长空,雁行排列舒芙蓉。


虬藤蜷木如扶筇,苍颜绿发苔蒙茸。

痴翁笔意老于松,更为仙翁貌老容。


庾岭披图惊一见,匡庐人醉倚高峰。

昔日翱翔艺圃中,词锋凛凛各争雄。


倦飞雅遂鸿冥志,良集皆成鹤发翁。


休问功名千古后,且欣花月一樽同。

崚嶒距虎豹,苍翠积莓苔。


疑是庐山石,风雨忽飞来。

五峰相向碧参差,插地擎天力不衰。
要学世人头亦白,晴烟时起数条丝。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风流儒雅羡周郎,偃蹇龙洲旧草堂。
灼灼朱华长照日,青青香叶数吹霜。
一拳皱玉云生砌,半亩浓阴绿压床。
我曾戴笠山之前,杖藜拄破芝畦烟。
看花酌酒旦复暮,寻诗据石听流泉。
玄猿戏剧挂危树,白鹤翩翻来半天。
彭蠡隐深翠,沧波照芙蓉。
日初金光满,景落黛色浓。
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
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辅政何时退省闲,清平告老谢簪冠。
两朝耆宿真英武,一代谋谟实柱桓。
太史尚瞻星有烈,小民犹念德无寒。
四个老儿三百岁,当时此会已难伦。
如今白发游河叟,半是清朝解绶人。
喜向园林同燕集,更缘樽酒长精神。
著破箱中欲嫁衣,翠颦何止只忧葵。
春来偷摘斑斑发,泪湿菱花只自知。
短发衰髯一棹船,白头波浪几掀天。
儿孙各占芦花住,网得鲈鱼即酒钱。
齿发俱无背已驼,雨耕摩破几青蓑。
高皇庆寿推恩诏,暗读全文忘不多。
髀肉丰腴鬓发疏,将军健饭待何如。
七禽不了中原事,羞读君王问劳书。
壮年期佐汉中兴,岂谓蟠螭睡不醒。
可惜满床廷对稿,白头翻录道家经。
荣名雅望退休闲,声誉清高已纳冠。
匡国多方开五老,齐名有道列双桓。
耆英后会成威烈,相貌前图壮世寒。
荣参天上列星躔,闲向人间作地仙。
故里相逢十华鬓,一时同会五高年。
图传略过商山叟,齿序几齐洛宅贤。
停舻傍曲渚,试望匡庐岑。
霞生七岭秀,日落三湖阴。
苍岛龙朝出,青崖猿夜吟。
南来万里客,此地偶经过。
鸡犬人家少,烟霞古迹多。
青山堪隐逸,白发老耕锄。
五人四百有馀岁,俱称分曹与挂冠。
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
花朝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
宾主尽东南,离合戒辰参。
紫气迎函谷,青牛问老聃。
七贤与六逸,此会应无惭。
七夕逾兹辰,对酒歌乐胥。
吾宗晋与乔,投驩或在此。
列仙宴瑶池,群公亦其比。
馀生知几何,俯仰成今昔。
缅怀上元初,哲兄倡先席。
自后每蹉跎,盛筵难再得。
相倚亦何为,洛社结耆英。
九老集龙门,幽人剩嘉贞。
庞眉兼皓齿,环坐五百龄。
兹始迄于今,永年卜世世。
惭予薄劣人,古稀幸加二。
弱冠忝登庸,垂老方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