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穀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
《公羊传》曰,食二日。
传曰:“思心之不,是谓不圣,厥咎,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
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疴,时则有黄眚黄祥,时则有金木水火沴土。
”
“思心之不,是谓不圣。
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厥咎舒,厥罚恒奥,厥极疾。
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
惟水沴火。
经曰:“羞用五事。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
”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
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思心不睿,是谓不圣。
厥咎瞀,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
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
《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
厥咎舒,厥罚恒燠,厥极疾。
《五行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
谓金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
厥咎僭,厥罚恒旸,厥极忧。
昔八卦兆而天人之理著,九畴序而帝王之应明。
虽可以知从德获自天之祐,违道陷神听之罪,然未详举征效,备考幽明,虽时列鼎雉庭谷之异,然而未究者众矣。
至于鉴悟后王,多有所阙。
银河乙夜凉无声,此时缺月摧长庚。
江南愁霖水渺弥,蓟北落日金纵横。
是处乾坤淹汉甲,何方戊巳却羌兵。
长生不我欺,幼学每自坚。
沐浴蕙兰芳,呼吸朝霞鲜。
冠带谒紫皇,左右宾列仙。
王行真气集。
通玄牝、谷神应时出入。
绵绵定呼吸。
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
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
在于《五行》,芜累尤甚。
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
颓垣败壁补未完,注栋倾盆势尤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悬天但恐星河决。
二纪环周元附骥,四辰鳞次岂因人。
交承紫掖追随旧,递宿金銮契分申。
一行无非占不验,北平终是命难侯。
云霄许我乘南鹄,江海教谁伴白鸥。
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
一寸心能照,三千界莫逃。
许吾无乃过,竟此未相遭。
数宁逃久刺,算不外乘除。
赵达固非误,嵩真容有疏。
书生无此望,造物不吾容。
渔钓其清职,田园乃素封。
借我干支作正鹄,验渠祸福似蓍龟。
李虚中术曾无失,绛老人年漫不知。
禹膺天锡箕释囚,洪范五行著九畴。
尔后星家几者流,车载斗量二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