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细撚吟髭谩赋诗,骚人那敢与争驰。


倾杯对月风清夜,倚杖观山云敛时。


世事安危浑莫问,人生得失底须悲。

时光迅速走双轮,忽忆前朝事已陈。


门外难交骑马客,竹边惟结话诗人。


生来岂羡陶朱富,老去宁甘原宪贫。

半生迹未历江湖,辟地东郊旋剪芜。


结屋池边尘自少,莳梅窗外俗全无。


偶来啜茗谢良友,不肯趋时愧腐儒。

数竿修竹半池荷,密掩柴门少客过。


笔底画能希李郭,囊中诗欠似阴何。


一心夜月炯长在,两鬓秋霜积未多。

萱堂眉寿正增川,手种蟠桃莫计年。


得道身陪金母宴,应缘居近宝陀仙。


煌煌八座欢承膝,济济诸孙戏叠肩。

蓬莱彼此一闲身,把酒临风送晚春。


城邑万家供气象,湖山千里助精神。


深林鸟语留连客,野径花香著莫人。

忆昔西寻山下园,芙蓉香里醉颓然。


幽篁迸笋无馀地,老木交阴不计年。


彻幕旋迎秦望雨,泛杯旁引鉴湖泉。

昔寻小隐到王家,早出归时逼晚衙。


胜奕高亭弄纹局,撷芳深径采新茶。


竹边云过阴相得,莲外风来气益嘉。

忆昔幽寻到井仪,繁花落尽绿阴时。


云迷步武多相失,风入襟怀只自知。


金斗倒垂交劝饮,玉蟾分面各题诗。

昔同访客到山阴,马上相随不废吟。


平视溪流绿烟远,回看府宅白云深。


纷纷落麈陪高论,艳艳浮蛆劝满斟。

智有不近名,贤有不践迹。
百年如飘风,谁作远行客。
所要在持久,以道自消息。
吾评陶渊明,略似段干木。
诗文虽满家,不饱妻子腹。
仰瞻清风柯,俯窥白云谷。
慷慨挥毫际,仓黄展卷初。
少宽诛寇檄,已草纳降书。
恃胜防君失,输筹笑我疏。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
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
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疏。
塞北烟尘息,江南胜气多。
君王总戎旅,来继大风歌。
雅志希三釜,平生擅一丘。
归寻赤松约,何必更封留。
六国衣冠盛,中原气象存。
腰间佩金印,莫忘杀王敦。
英谋参上幕,爽气盖群雄。
愤世仍忧国,都忘酒盏中。
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
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飞电歘然度天隙,百岁能堪几行役。
游子来归意恐迟,大人幸在何辞白。
风涛念尔去何之,日暮怜渠行故逆。
有客六辔濡且均,要我共看中都春。
孔林乔木故无恙,首阳高风应未泯。
亦知江山不负我,政恐风尘能涴人。
平生知旧一李友,别后长关白板扉。
偶有客来孤鹤起,也无人觉小舟归。
尽渠俗子频相恼,只恐仙禽未肯飞。
伯子尧夫豪杰人,四时佳致四时春。
静能观动一机活,会复乘元千古淳。
造物生生还化化,世情故故又新新。
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橘园亭畔市多尘,曲院桥边境转清。
山色湖光精舍敞,笔床茶灶钓船轻。
奈何一字不堪煮,且与三贤相并行。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
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
平湖好亭子,高出乱云层。
一水作之字,众山罗豆登。
襟怀为尔豁,杯勺尚能胜。
阳羡长腰米,儋州秃鬓翁。
相传作佳话,好为表遗忠。
收槛溪山胜,从容诗酒中。
红带承颜色,青霄奋翮时。
犹寻云弁约,肯为水亭嬉。
快婿岂娇客,老翁真小儿。
江河去不息,金石仰而观。
但未随流转,安能制汗漫。
亲情人所重,友谊古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