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峥嵘群岫自为朋,浅草新荷绕近汀。
玉阙烟高飞鸟缓,水岩潭黑卧龙腥。
石危养步扶筇慢,峰巧留人借榻停。
斜日西岩系钓舻,凉风瑟瑟动菰蒲。
岸痕犹湿潮初落,山色微黄草未枯。
古寺僧归闻犬吠,危桥叟过倩人扶。
临江萧寺夕阳中。
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去城三十蹑云端,特地山灵纵我观。
白玉岩边数行字,只知末后密并官。
凌晨避暑作清游,烈日方中
儿时吾亦寄君州,细细听君说旧游。
处处绿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
洞里桃花无数开,玉人不肯放春回。
未容梅福休官去,应怪刘郎独自来。
炙手权门似可羞,联翩宜作赤松游。
花逢消恨本无恨,草对忘忧自不忧。
拂榻禅窗蠲俗虑,挥犀虚室论嘉猷。
晴阳溢目尽光华,乘兴闲来步径沙。
水满不知新穫稻,霜严犹放后凋花。
传心密处宁离妄,着眼高时亦是邪。
携琴欲共楚人游,因忆前年过岳州。
野渡载僧冲雪下,落枫随雁破星流。
天连浪影围渔火,月逐潮声上酒楼。
莺啼通窅窕,马迹历孱颜。
载酒溪桥外,哦诗松树间。
桃花深映竹,云影浅依山。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我识虎丘三十年,精神霄汉鹘张拳。
机当危处即烧印,语到尽时难续弦。
路涉两岐空有泣,溪流一滴竟无传。
玉几峰头第一枝,老禅吃吃我深知。
曾将铁杵敲冰骨,似怪铅刀割蜜脾。
法外无心犹涉解,句中有眼即成疑。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人说江湖少旧僧,悬崖高挂一枝藤。
采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
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
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
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
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形载法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
庐阜山阳几胜游,朅来重为虎溪留。
千寻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
白鹿盘盘高洞晓,黄花采采故园秋。
身随衡岳片云来,南极朱陵洞府开。
八桂山川瞻鸟道,九疑风雨湿龙堆。
使华今日严圭币,祖印何年剪草莱。
潮音海洞石盘陀,送子东游奈别何。
日上扶桑天不远,云连析木地无多。
水王献宝开丹穴,星使通槎泛白波。
雁山钟磬半空闻,雪岭霞城此地分。
金塔影浮沧海月,宝台光绕梵天云。
禅机已熟能传印,世网难婴易解纷。
天台山上彩虹桥,山下桃花带露飘。
仙客云霞迷旧路,化人宫殿现层霄。
穿林夜气香为盖,冠岭晨光锦作标。
云峰仿佛画图真,石户深藏万古身。
山水何知天下事,神仙本亦世间人。
日高坛树三门午,雨涨源花满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