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毬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拥节西南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
泽雾毛虽杂鼮鼠,朝将具须暮为乳。


文章子云久已许,还笑大夫费五羖。

丘画吴牛希戴嵩,吴牛角偃弯如弓。


老牯望㹀犊望母,母下平坡离牧童。


牧童吹笛坡头坐,古树萧骚叶战风。

轻车驰入关,秋色秦山厚。


太华如相欣,高峰招以手。


千古此路中,岂不名宦有。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


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


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


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

下吏语尤硬,投荒身转轻。


不然玉局老,肯唤作先生。

向来与相国,投分自钟山。


不入翘材馆,甘为老抱关。

玉座见图叹,累累菜色民。


如何崔白辈,只写蔡奴真。

上笏兰台彦,能文江汉灵。


贪持御史劾,不顾大夫醒。


诋毁真销骨,嫌疑畏杀青。

湖上山如画,何人解见山。


此心无一事,尽日卷帘间。

湖上山如故,湖边客总非。


容堂今不见,凉夜草萤飞。

山人不爱青山住,乞得山中宰相诗。


若遇郗家公子问,住山须待买山赀。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闲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天恨吾侪各一方,夕阳千度到西窗。


因循流俗今皆是,磊落如君信少双。


书未隔年难得报,心从薄宦始应降。

介夫陵阳奇男子,节义素为人所谈。


身长七尺气万丈,自谓流落谁能甘。


去将旧学中新格,坐取高第如手探。

蹇浅闇闻道,螴蜳自焚和。


负兹岁阴改,闭阁秋风过。


浓露变园草,号蝉翳庭柯。

山城只有四围青,海国都无一点尘。


荔子风标全占夏,荷花颜色未饶春。


水边清吹传觞久,路上残阳立马频。

忆年壁水青竹林,诸贤兀坐溪云深。


而今讲院苍苔满,钟磬无声只尔心。

寒月满天鸿雁飞,中宵独立明星稀。


栖迟东省愧官俸,怅望西湖思钓矶。


采服家园三径远,白头天地一身微。

岁令初回斗,河流已过冰。


风烟春岸草,儿女夜船灯。


驿路缘云上,离心对月增。

羊肠路险百千转,云梦胸吞八九宽。


豆饭芋羹才足欲,水边林下即心安。

流年何必共君参,九琐青山老一庵。


试检乐天诗集看,明年半百又加三。

雷电冥冥起晦冈,百年灵气会斯堂。
友人李愿在盘谷,高士严陵是故乡。
薄有资囊供一老,尽将文采付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