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馀。

卿在郎星上,瑶台第一层。


已如金掌迥,又得月华升。


近与公相似,清如贵未曾。

行尽重云几曲山,回头方见碧峰寒。


天将仙掌都遮断,元恐尘中俗眼看。

一路从天井,螺旋出白云。


飞花床上乱,瀑水掌中分。


入定宜蝉响,闲行及鹿群。

石琢楸枰好,泠泠暖玉敲。


声兼松子落,影与竹阴交。


步处花随杖,斋时鸟下巢。

七星岩壑外,一朵水芙蓉。


亦有仙人掌,何如玉女峰。


磬声惊乱叶,棋响落长松。

大士何年至,禅房此净居。


长留仙掌在,定是散花馀。


具体同西华,骈枝出太虚。

三峰晴晓碧相挨,仙掌分明出雾开。


莫向巍峨炫高手,也曾先得桂枝来。

峭形寒倚夕阳天,毛女莲花翠影连。


云外自为高出手,人间谁合斗挥拳。


鹤抛青汉来岩桧,僧隔黄河望顶烟。

孤峰顶上数闲屋,仙掌岩边一个僧。


高处看人明了了,老来无事冷冰冰。


漫劳法社虚前席,亲见威音绍祖灯。

郡城咫尺旧皇州,仙掌嵯峨控上游。


金马铜驼空落日,珠林琪树不凋秋。


登高望远凭青眼,坐石看山到白头。

此是吾师安稳处,故山回首锁烟霞。


昔游记得重阳日,篱菊旋抽两度花。

丹崖翠壁尽仙梯,不用囊中大药资。


成道无过是无欲,仙灵分晓示诸斯。

双凫别路久凄其,令子相过慰所思。
倚马梁园新著赋,趋庭鲁国旧闻诗。
日华近傍仙人掌,春色高分玉树枝。
巨灵伸臂向洪崖,云际分明一掌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挽将蓬岛列山来。
翠光闪烁萦朱草,玉笋联翩绣绿苔。
巨灵前事杳难评,融结皆由造化成。
山历古今常似掌,地当西北是扶倾。
擘开太华几千仞,指出飞鹏数万程。
太华峰,古名岳,元气扶舆兆磅礴。
根盘西极嵩岱尊,万丈苍崖倚寥廓。
斜倾半月指掌明,侧挂银河碧空落。
牧子疏狂早学仙,武夷更欲住千年。
已从春雨修茅屋,便拟秋风买钓船。
仙酒肯分山客醉,神丹未许世人传。
牧子风流老更狂,武夷六曲筑茅堂。
肯从龙虎来今雨,懒向罗浮问故乡。
山月夜寒丹伏火,洞天秋阔剑浮光。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铜盘捧露几何年,渭水秋风泪泫然。
已向山中闲袖手,为谁半壁更擎天。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崖璺泣膏脂,俄然掌似之。
不穷亲到实,那释旧传疑。
岩壁何曾破,河流本自驰。
汉武升遐几度春,金茎事迹总无闻。
悬崖更不承朝露,空印纤纤十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