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


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


浅濑不可溯,停桡信中流。

避地寓江左,精庐极深幽。


驾言穷胜赏,遂作龙潭游。


暑气敛以退,轻云蔼而浮。

追陪杖屦极幽寻,共宿精庐上翠岑。


凤鸟不来空碧沼,仙人已去得黄金。


月林散影琼瑶碎,烟水澄光组练深。

飞来耸翠一峰孤,凤沼幽深若画图。


钓艇谢亡难复契,弹琴颖在且相娱。


心闲自与亲泉石,车稳何妨载酒壶。

凤去空馀旧浴池,竹梧交荫翠参差。


云随屐齿生松磴,泉合琴心泻石陂。


幽讨平生如此少,清闲今日许谁知。

招提环拥碧崔嵬,携客登临始此回。


寺比道林多掩抱,峰如灵隐解飞来。


烟霞深处钟磬响,杉桂香中殿阁开。

病暑冠裳与体忘,一廛幽僻得深藏。


微风时度涧光活,残日忽无山气凉。


但想子綦方隐几,终惭南郭谩连墙。

溪山步步开图障,山影更随溪荡漾。
回环两县烟雨奇,一目尽奄长桥上。
乾枫枯柳澹不春,欢伯为解愁城屯。
乐哉今日游,结友尽英秀。
山灵欣客来,阁雨开云岫。
步屣出烟岚,声呼答岩窦。
兀兀听凉雨,开门雪涨川。
独行枫叶底,秋兴雁行边。
老去无多事,闲知有胜缘。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
信步迷时远,冥心乐处同。
乱松风索索,悬瀑雨蒙蒙。
四序垂杨袅曲尘,荆豪不见水粼粼。
何须倒载摇鞭问,不是并州姓葛人。
史君携客习池头,不载连营女妓游。
红烛要须醉芗泽,白云何似老温柔。
村北村南几往回,云中咫尺见崔嵬。
今时不似维摩诘,指掌能移妙喜来。
杳霭冲融烟雨间,攀跻经涉几重关。
洞天见说非人世,何似蓬莱海上山。
松竹山风吹我衣,溪寒细雨落霏霏。
琴声仿佛窥幽趣,若到无弦意转微。
薄暮肩舆索翠屏,东岩谁复问惺惺。
三春花鸟催行乐,大地山河总露形。
笑把新诗参佛偈,休将杂剧恼山灵。
沧浪之居苏子美,沧浪之水仅清泚。
阖庐城中今何年,宛转依稀无乃是。
石凿凿兮岸靡靡,紫荇浮烟复云委。
翠壁分明鬼斧裁,蕊宫亦自化城来。
寰中雨罢龙归穴,海上风生鹤唳台。
葛令丹垆今寂寞,陶君仙骨此胚胎。
长者能相约,来寻小朗言。
牛鸣金地布,龙藏竺经翻。
瓶汲花犹供,茶香火尚存。
缚柴窄窄昼常关,剥啄髯参兴尽还。
不听高谭如屑玉,强酬好句似登山。
论交此地逢三益,识面他时熟两难。
戴子远行色,长天漠漠秋。
如何洞庭水,试上岳阳楼。
斗酒易为别,篇诗能壮游。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
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
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
列岫峥嵘栋宇连,平栏曲砌俯氓廛。
坐谈风月三千里,直傍云烟咫尺天。
栗里尚怀陶靖节,竹林还想杜樊川。
平昔相期汗漫游,杖藜还肯访林丘。
君来便觉客不恶,我醉无言山自幽。
柏子乍燃香拂袖,酪奴初试雪浮瓯。
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
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
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
寒岩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萝。
岩下清泉响环佩,岩前古木交枝柯。
当中洞门忽开豁,上有石屋高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