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硬黄亲校大还书,岩石相看已甚臞。
会遣五丁供给使,聊烦六甲奉庖厨。
仙风自昔人何有,灵气于今子岂无。
此族知何族,生涯一废池。
似能矜喜怒,那复辨官私。
暑雨浮萍闹,秋风牡菊迟。
今日天色恶,酒壶恰已空。
何来进童子,挈榼问主翁。
主翁正对客,兀坐书堂中。
焦先但作蜗牛庐,真与蜗牛壳相似。
当时虽省营筑劳,把茅盖头已多事。
珏溪樵客意高远,几欲巢居如上古。
一画先天,谁知得、已涵玄九。
这易玄机括,子云传授。
杜宇一声春欲晓,牡丹几朵花开昼。
笑别成沧海,怜君复浪游。
几年京口雨,长夜白门秋。
疲马将人老,寒关共月愁。
绝壁几千尺,名山忆太行。
嗟予当远道,赖汝慰高堂。
那更重分手,相看欲断肠。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
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
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投笏归来早,林园兴若何。
馀金逢寇尽,短发入秋皤。
别驾亲邻并,清诗细琢磨。
青阳回泮藻,绛帐引诸生。
瑞雪迎人过,和风入座倾。
悬鱼休再至,执雉总空行。
谁道百花新,一肩挑住洛阳春。
谁云万里浪,一脚踏之如长阪。
世路未须愁险巇,王道平平复荡荡。
余昔漫游历天台,仙踪不见空尘埃。
始知好事传虚幻,那有仙子逐人来。
不然山中现妖物,时人误尔谈仙术。
清宵百里泛湖天,犹忆当年访戴船。
此日相看浑似昔,争知岭外别风烟。
龙门禹穴号奇游,汉水燕山亦壮猷。
不见罗浮长啸客,秋来乘兴到沧洲。
见说壶公三径荒,广南太守兴偏长。
已将心事追黄绮,肯把功名比赵张。
曾陪仙客醉辞林,此日南来泛海心。
徙鳄溪头频倚剑,眠牛陇上忆还金。
青宵过我卿云合,长啸出门春草深。
瑶华飞坠报先春,为筑金台迓野人。
却笑嵇生态疏放,徒惭逸少意清真。
烟销翠岭麟游远,月转沧江鹤梦频。
碧水苍山本旧盟,风烟百里隔金城。
移居远地非无意,念我时来岂世情。
杖屦登高秋叶下,方舟竞渡夏云生。
海上方壶一剑劖,闲中日月自题缄。
何年共理兰溪棹,卧看飞云避雨岩。
怪得叔孙毁仲尼,忧心悄悄亦何为。
死生进退浑忘却,无恙青天只自知。
看来万事羽毛轻,冰玉泠泠出世情。
不逐众生留口业,只将心事托神明。
人间毁誉寻常耳,定脚江门我最真。
千古真人千古眼,尧仁蹠暴总纤尘。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
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简书煌煌,豸服有宜。
于乎不显,式贲其仪。
其仪伊何,赫赫御史。
一朝君即死,七载我犹生。
只堕万人泪,空留百世名。
乾坤藏正气,日月照精诚。
吾家生计窄,岁岁惯饥寒。
薄午烟方举,隆冬布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载一加冠。
沂源到此几千年,邹鲁心神在简编。
谁识真陵数枝草,青青日夜秀窗前。
雪窗若向静中寻,得见昔人藏用心。
举目霄壤皆可乐,沂源正是此胸襟。
此身十载卧松云,千古真传愧未闻。
中夜思量年少事,雪窗曾读北山文。
无垠所向在先难,一本从来非二三。
百虑根原由此出,天人未可两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