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寂寂柴门车马稀,闲扶鸠杖看斜晖。
白云镇日浑无那,放却空山一鹤飞。
桐死飞么凤,松枯误鹤雏。
落花春黯淡,宿草墓荒芜。
时论疑无鬼,交情负托孤。
鲁狱囚公冶,梁都走范睢。
艰贞随乱世,忧辱况同时。
旧梦迎桃叶,新愁系柳枝。
孤鼠凭城社,豺狼伏路歧。
四方嗟靡骋,万里欲何之。
蓟北山青处,江南草绿时。
昨来犯余暑,兹行及深秋。
既感日月徂,复此山川悠。
王事昔方殷,归程今稍留。
忆我初过君,趋公罢寻幽。
君为夸浯溪,邀我重来游。
川途谢炎景,毕役已深秋。
流浪转增剧,吾生何处归。
惯喧南郭籁,难息汉阴机。
云懒终衣岫,风勤偶掩扉。
有客乘风去,烦君寄语归。
把书犹对坐,二妙实同机。
江草烟薰岸,蹊梅月带扉。
君不见《首楞严经》藏龙宫,龙胜默诵迦维通。
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
生于吴楚爱幽并,五岳填胸不可平。
少壮渐过添老态,江湖行遍减山情。
高吟斗室春回座,腊雨连宵冷入城。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丘。
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
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
华生早世良可惜,自来不寿皆寂寂。
少妇侍疾辛勤历,力尽服毒乘人隙。
默然不语僵床侧,一日双棺动人魄。
东床风雨病羲之,欲写《黄庭》力不支。
祝尔从今须健饭,龙宾十二待临池。
少年作诗花作骨,辞尚葩华韵清越。
最宜雪蕊艳春风,亦似冰箸击寒月。
中年作诗先读书,书味日积成膏腴。
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
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
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
稽首慈云礼世尊,我闻如是莫酬恩。
金鲵胡耇春难老,玉蝀清游月有痕。
谢韫因风惭咏絮,袁安卧雪不开门。
吐握常开北海尊,三吴士女昔沾恩。
探骊艺苑传仙笔,化鹤桑田忆梦痕。
汲古曾稽中垒传,学诗欲叩鲁班门。
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
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
汝宦久秦中,荐膺封圻寄。
感汝思余意,孤舟故远寻。
沧江秋浪阔,丹嶂晓枫深。
圃韭犹堪剪,村醪且共斟。
十年窃禄升斗微,此心已逐南云飞。
胡为蹇钝似驽马,秋来空餍苜蓿肥。
去年秋院几同舍,愁见霜皋木叶稀。
催耕布谷村村同,陌头馌饟妇与童。
插秧望雨雨不足,到晚怕见林霞红。
田家风景爱诵储王诗,杜陵深意人未知。
半生作宦世相违,隐退匆匆返旧扉。
一路云山都不带,满船惟载月明归。
西粤曾经宦辙驰,金陵住久岁频移。
春色不华石,祁寒不泐金。
丈夫相为死,在此一寸心。
见君梦寐好,胡使忧难任。
西湖幽绝处,人迹罕经行。
古木四围合,野禽三两声。
孤山终不俗,处士旧留名。
曩昔执箕帚,扫君堂上尘。
仁人许乌哺,供养白头亲。
画舫归装便,安舆乐事频。
岁寒墐户无风沙,如僧退院吏退衙。
余年健在真硕果,世事阅尽如空花。
峥嵘岁月蛇掣尾,漂泊身世狗丧家。
羊肸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二流西北来,东迤方茫洋。
斗岸苍石裂,突兀森堑防。
邦伯此经始,华榱压崇冈。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
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派。
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