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峰。


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


岛香回栈柏,秋荫出庵松。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


老托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


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

孰知扬子江头寺,寺门高高树里开。


仙翁巳乘白狼去,古佛或骑青象来。


春动水流无底谷,天晴云覆散花台。

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


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

祝发来京国,承恩杖锡还。


形如孤鹤瘦,心似白云闲。


笑指江头路,吟看海上山。

巴江之中有尺鲤,扬波鼓浪三千里。


早知辛苦上龙门,不如归戏巴江水。

锡影孤飞下十峰,定知分住翠芙蓉。


岩云晓伏参禅虎,溪雨晴收入钵龙。


香洗供花吟对月,清浮谈麈坐依松。

上人灵鹫峰头客,归去秋风雁宕南。


山沃谢公行处屐,洞留觉祖去时龛。


海汀潮白秋波乱,陇树天青夕照含。

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


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


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

一雨暑气熸,秋声著梧叶。


故山入幽梦,晨起事远涉。


故家仙人居,矗矗山如楼。

谈空与破邪,献寿复荣家。


白日得何偈,青天落几花。


传灯皆有分,化俗独无涯。

故国沧溟远,乡心岛屿孤。


缁衣晒若木,白足踏寒芦。


海蜃嘘香火,骊龙觊念珠。

超然薝卜堂,瞰彼下天竺。


形胜良足夸,高僧莹如玉。


飞锡来京华,捧檄言旋速。

云房春锁赤城边,荣著兰芽谢胜缘。
銮殿暂来趋玉陛,石桥重去扫金田。
窗喷瀑布千岩雪,炉爇栴檀一炷烟。
赤城千仞耸霞标,闻说精蓝近石桥。
久向天厨分净供,忽游人落赴嘉招。
逾年华馆留禅榻,几宿轻航兀夜潮。
微官驱我离家山,何日归休得遂闲。
先陇阴阴松影里,春来青草倩师删。
暂寄长安寺,时闻宝偈传。
南归宗派盛,外护帝臣贤。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
倏来倏去本无心,旧国王家念正深。
犹喜大缘逢景运,不辞千里答嘉音。
人间话道经三伏,岛外栖禅指二林。
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
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
山路花香上衲衣,云深南岳一僧归。
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
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
山寺净松筠,藤萝蔓径路。
云深僧始归,长啸空林暮。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钵底龙。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
振锡来京辇,薰兰近赐衣。
种莲曾结社,指柏迥投机。
旧寺千岩隔,归艎片席飞。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
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
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
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
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