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冻风仍急,天低雪未收。


山寒飞鸟绝,江晚一蓑幽。


晓树梅初放,风帘絮自投。

中郎已老元无子,灵运为僧只在家。


斗酒只鸡吾欲哭,不知谁为作侯芭。

日饮无何自醉醒,平生种种是真诚。


不须私作门人谥,君亦从来苦畏名。

前度刘郎迹已尘,交亲零落倍伤神。


桃花句好人何在,忍看风摇燕麦春。

重来樽酒定何时,藜杖同谁把一枝。


雅量久知吞梦泽,高飞犹恨隔天池。


凌烟事业归骠骑,乐府歌行付总持。

江头云雁欲飞时,倦翮依然在一枝。


少伫晚潮青版舫,共听朝雨绿荷池。


伯生醉熟惭空洞,梦得诗高有护持。

先生老去以诗鸣,乱定诗来眼倍惊。


但把明珠照兼乘,未须白璧换连城。


人言陶令尝耽酒,我识玄真不钓名。

北风胡马自长鸣,月到南枝鸟共惊。


留我小溪回短棹,看渠红旆作长城。


人思庞老皆知隐,贼说康成亦畏名。

竹风吹落疏疏雨。
纨扇收残暑。
小轩蓦地细香来。

四世清名悉上公,看君羽翮势陵空。


戏成炉鼎夸方士,妙夺蓍龟执鬼中。


家有秦声居自乐,书非尚白智无穷。

事国日犹长,归宁计亦良。


泉烹纯孝味,菽啜自然香。


失马君何患,临河我独伤。

赤骥画桃花,长鸣逐暮笳。


霜蹄穿大漠,电影涉流沙。


伏枥心期壮,登台意气遐。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澹叟意简古,终日巾不屋。


彼美德星崔,怜我味蠹竹。


挈榼破孤闷,聊欲观醉玉。

长时读史白云西,往事评来手自题。


亮也已亡谁相汉,单云多智国存齐。


百川行地终归海,五纬经天未聚奎。

故人送我六朝诗,夜半灯前坐读时。


清庙朱弦弹古调,玉楼琼树发春姿。


共言苏李传骚雅,那识曹刘是路岐。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


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


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

出塞千夫敌,还家一善人。


闺门春穆穆,乡党晚恂恂。


字画清能谨,诗章秀以醇。

乘筏下渔矶,良朋此会稀。
雨看巫峡至,涛似曲江飞。
海雁云俱湿,溪梅玉并围。
雄风波不动,雌霓影空垂。
欲洗蒙泉谤,须删蜀客诗。
小孤宁有匹,织女自无家。
浪比人间世,增添白玉瑕。
当年匹马赴东邮,军府重将荆棘披。
跋涉两河经百战,提携三卫整偏师。
单于仅挟六骡遁,飞将谁将百骑驰。
缄情才上九重天,乞得闲身宠渥偏。
四品进阶金带重,五花裁锦茜袍鲜。
秦城况有连云第,杜曲仍多负郭田。
长安初霁雪,元夕值丰年。
盛聚文章士,弘开翰墨筵。
星桥通贝府,火树烛瑶天。
秋来尝苦雨,九日喜新晴。
佳色看丛菊,香醪泛落英。
衣冠成胜会,弦管动新声。
佳节逢重九,弘开玳瑁筵。
衣冠来座上,弦管列堂前。
雁度云千里,虹收雨一天。
此日登高节,东篱菊正花。
满园香似麝,千本直如麻。
斸出从园脚,移来傍水涯。
九日招文士,东篱醉菊花。
懒云神入藻,苦雨脚成麻。
酒量应无敌,吟怀讵有涯。
小轩初洒扫,走价速嘉宾。
暖日扶晴霭,清风绝点尘。
青阳回北斗,淑气溢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