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


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


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

多方作计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胜缘逢异士,生须快意阙前知。


迫人鬓颔纷纷白,临事回迂种种迟。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


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老逢熙运乞前官,病遇先生得内丹。


一饱有期吾事了,千年不死后人看。

郑公龙变不容亲,犹有先生不绝尘。


定力不为生死动,始知天地有闲人。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

早弃人间事,真从地下游。


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


身世从违里,功名取次休。

一掌河山亦践蹂,老臣霜雪正盈头。

冰棱玉尺倚容台,一片孤忠天地哀。


俨尔须眉留四皓,黯然慧孛入三台。


引年难遂悬车去,逐日徒悲化杖回!


深负先生归骨望,吴江枫冷鹤还来。

学道无成天不悭。
虚名滥占,实得应难。
从今志气更重加,东望都休,不下西山。

一点灵明本寂然。
随通随感,应赴诸缘。
头头认得这些儿,动也方圆。

日用灶头然火,时教突里亡烟。
始终如一志精专。
也胜往来打转。

忽辞明主事真君,直取姜巴路入云。


龙篆拜时轻诰命,霓襟披后小玄纁。


峰前北帝三元会,石上东卿九锡文。

鼎成仙驭入崆峒,百世犹传至道风。


暂应青词为穴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金公的的生炉际,琼刃时时到梦中。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

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

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


言立岂徒规后学,书存端可识真源。

吾有玄中极玄语,周游八极无处吐。
云軿飘泛到凝阳,一见君兮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云客,拟话希夷生恍惚。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岳岳寒松表御书,新堂归到好悬车。


身名似此真无愧,进退何人绰有余。


报国文章传后起,立朝风骨想当初。

曳履星辰二十年,尚书补被故萧然。


勇能自断天难夺,清畏人知世已传。


白社竟成娱老地,黄金不贮买山钱。

爱花成癖不待招,春来遍踏东西郊。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


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我尝过黄州,故国耸乔木。


半山歌元丰,此老蜗角缩。


及至绍圣初,岭海谪坡谷。

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


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三经及字说,胎祸垂无穷。

坡仙果何辜,黄州七年客。


价高日月低,名大天地窄。


嗟彼舒亶辈,岂不辨菽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