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呶呶吠碧萝。


大庾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


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

翠壁开天池,青崖列云树。


冰容不可状,杳若清河雾。


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

识汝沾沾意,曾因御李君。


死犹能借客,生可罢论文。


附骥吾何有,登龙世所闻。

闻君拟炼大还丹,与唱仙家行路难。


空里云车骄欲堕,风前石髓健堪餐。


胡髯日射黄金鼎,蜕骨天遗白玉棺。

纵横马鬣遍空山,上冢诸生暮未还。


玉树只今埋地下,银钩犹自在人间。

纨扇诗题字字新,秋风一展一含颦。


少陵难字将轻过,扬子方言未易论。


觅句只应天外得,知音谁解曲中真。

贫有寒毡在,狂凭束卷夸。


一官文自左,百感气仍加。


白雪人人耳,青山处处家。

小径锄来秋草萦,新诗忽尔到柴荆。


谁能彩笔长无恙,何处青云不忌名。


失马古犹传塞父,行金那可问庄生。

河朔风流邢子才,紫衫抛得似黄埃。


爱他陶令归能赋,嗤我何公去复来。


试看海鸥谁不下,但逢秋隼任相猜。

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阶薜荔墙。


老去朱颜犹自王,少来青眼或能方。


西河旧忆经生业,北面谁当弟子行。

本宁别燕中,十见秋草白。


忽通应门刺,使我倒双舄。


鸦鬓犹未苍,虬髯顿成赤。

虎头不以丹青闻,亦不愿策词场勋。


飞而食肉万里相,直与禹迹穷风云。


单书立偃鲸鲵浪,尺棰能穿虎豹群。

江左乌巾世所宗,墨花飞洒胜游龙。


家家拂席延何点,处处磨碑待李邕。


止酒不烦壶作隐,著书争羡笔为农。

淮海帆樯破浪舒,几家新月怨离居。


绿林自是无殊相,黄石今逢有秘书。


屈指风尘荣宠后,侧身天地战争馀。

王郎买舟千里来相诣,开卷珠玑光照地。
不见竹林狂客阮嗣宗,得见阿咸差足慰。


武昌以东建词坛,吴叟首歃汝捧盘。

三月一出游季园,千奇万丽攒雕栏。
纷纷红紫尽辟易,中有一株白牡丹。


初疑龙池宴,罢舞双成盘。

陵阳山头黄鹤池,夜半呼鹤仙人骑。


仙人拍手上天去,丹台朱实时累累。


汝乡麟脯那用擘,吾家玉棺不得奇。

李叟维稍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


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元晏先生序。


华阳真逸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

秦人刺扁生,曹公僇华氏。


念非遘凶残,此曹会不死。


盛翁擅秘方,且复精名理。

清微大赤天,往往多阙职。


欲铸人间人,去充蕊珠伯。


昙师诞先登,余乃甘旧谪。

函右表地灵,天京萃人杰。


英英李夫子,徙豪自先哲。


三藉方朔余,七工枚生发。

六鳌既失守,十洲俄半摧。


苍然东海色,忽堕一峰来。


插云斗柄出,浴日扶桑开。

沈约千载人,风流一朝息。


素旐发吴江,送舟倾原剧。


邓尉聊卜邻,光福栖真宅。

冯唐厌郎署,拂衣卧沧洲。


有子字王孙,颇与史长游。


冥志越三坟,英风隘九州。

读君适园诗,留君弇园住。


试拈弇园景,何如适园趣。


往往清夜游,亦有曹刘句。

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


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

凌晨叩门者,翩翩一佳士。


须眉映初日,清波溢其齿。


为余语若翁,少颇习名理。

杖策寻幽巘,叩祠荐清蘋。


木落群姿尽,烂然见天真。


轻风飘须眉,萧萧若有神。

不必通家刺,衣裳为倒颠。


乍惊颜转少,相对意俱玄。


贮腹有千卷,问囊无一钱。

叶县君其后,谈玄早弃官。


远公一开社,陶令不眉攒。


为识黄金界,翻憎白玉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