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


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


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

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


百叠海山乡梦熟,三年江路旅愁生。


松楸永寄孤穷泪,泉石终收漫浪身。

密迩松楸地一隅,会心何必问青乌。


亢宗虽愧镇公子,没世尚从先大夫。


京兆汉阡贤问望,邢山郑冢俭规模。

监宪临行尚倚舟,陇云阡月要图收。


一时缩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惬宦游。


不待移书问封树,即教开卷见松楸。

兰若背山阴,松筠夹径深。


门闲容虎卧,湖近听龙吟。


雨过泉添涧,风飘磬出林。

京国留家久,馀生只自怜。


一单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义士心犹血,谗夫舌谩涎。

思亲何忍陟南陔,采得幽兰只自哀。


寄与东山刘孝子,佳城侧畔好亲栽。

丘木森森已十围,满林清荫可栖依。


每忧樵牧伤松柏,游宦三年两度归。

重葺山亭浚旧溪,杖藜来往独悲悽。


追思四十年间事,风为哀号鸟为啼。

残生无计可荣亲,一见松楸一损神。


惟有青山知此意,晨昏长戴白云巾。

边城昨夜羽书飞,传道临安亦已归。


鱼鳖不惊随土纳,貔貅无敌见天威。


吴山东向晴云起,浙水西流落日微。

一夜清霜凋玉兰,坟封三尺委茅菅。
鸣蛩断续精魂泣,回首荒山落月寒。
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麦盂无计到丘墦,风雨凄凄藿食寒。
时节每从为客过,家山只向画图看。
蓼莪掩卷心偏苦,风木停声泪始干。
自别家山赋远游,谁将麦饭洒松楸。
刍灵泣露泉台冷,山鬼吟风宰木愁。
对景漫令心百折,看云徒有泪双流。
雅宜山在玉遮东,联络诸峰远望中。
一自佳城封马鬣,常时神气接鸿蒙。
穹碑述德金门彦,高隐承家白发翁。
天上霜缣宠渥光,阶前兰玉姓名香。
长安润屋知无数,一笑输君戏彩堂。
手植松楸慰九泉,庆门能识性中天。
悠悠南北云萍客,愧读春风锡类篇。
秦关风雪路崎岖,人道回天计亦迂。
一自谪迁为口实,后来尤弊蔓难图。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
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
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
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
钟鼓声喧彻九衢,洞箫吹月正愁予。
千年风木无穷恨,两载松楸别故居。
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难寄九泉书。
华表今何在?
苍凉宰树存。
碑残尘作字,墓古棘当门。
风紧鸟声嘿,沙寒岭色昏。
远望松楸已泫然,行行到此泪如泉。
牛眠未竟先人志,马鬣还须后嗣贤。
且喜孤儿能绩学,可怜弱女不延年。
拄上高峰近日轮,四山端的见来亲。
此身已在烟霾上,可惜烟霾底下人。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
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