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从君未省涉津涯,白璧明珠屡拜嘉。


一吸湖江真大国,仅除风雨亦寒家。


簿书笑我忙官事,笔砚饶君管物华。

一舸初从帝所还,彩衣照日眩斓斑。


今君已出云天近,我尚无钱可买山。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纷纷过风雨。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


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手持金盏滟斜晖,目送归鸿万里飞。


还似习家池上日,醉中倒载接䍦归。

醉后诗成笔似椽,客来倾酒酒如泉。


怜君常得酒中趣,愧我经春只惨然。

酒在杯中惟恐尽,事来眼底只嫌多。


一壶醉倒春风里,万斛穷愁奈我何。

醉乡天地一何宽,不问金壶与玉山。


暂得陶陶太古意,醒来应亦恶人间。

忽惊落日转东隅,人意欣欣似跃鱼。


泛宅同来真不恶,几家回首叹楼居。

襁负苍皇冒雨来,烹茶煎石暂相偎。


南山况值秋天爽,卯酒时时自一杯。

老人端悟上乘禅,夜壑藏舟已脱然。


认得本来无一物,不将三观浪流传。

鍊得金刚一性坚,形如枯木尚凝然。


莫疑台岭慈灯息,薪尽何妨火自传。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


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


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

衣冠双阙远,烟瘴百蛮深。


不记朝天路,难忘拱极心。


任从生死病,莫问去来今。

南来偿宿债,一笑悟前身。


白首痴顽老,清朝放逐臣。


休传江左梦,愁见海南春。

踏舞贪看赤脚娘。
送春春去莫悲伤。
飞花逐水归何处,落絮沾泥不解狂。

榕林叶暗,见一枝独放,霜华争白。
写我精神惟赖有,萧洒西湖词客。
玉骨清羸,冰容冷落,似恨关山隔。

嗟彼海南郡,土瘠士常贫。


藷芋饷昼耕,松明照夜勤。


当年两黎老,能邀玉堂人。

荒园草木深,樵牧不敢践。


虽无南国爱,正以东坡免。


平泉与金谷,视此颜有腼。

再闻韶乐共欣然,太守推行诏墨鲜。


山郡莫嫌娼女拙,嫁他蜑户已多年。

曾见端门万炬灯,天街追逐少年行。


如今老病惟贪睡,懒向州衙看乐棚。

飞盖追随访隐沦,坐中佳客有荀陈。


贪杯且可偷邻瓮,爱竹何须问主人。


雨后已看山色爽,云头渐喜月华新。

不慕轩裳慕隐沦,直将富贵比浮云。


竹沟引水通银汉,石甃澄澜起縠纹。


湖上三间容我卜,溪边一派与君分。

百岁光阴日半斜,因缘已透更何嗟。


饱参禅窟传心印,一见桃溪悟落花。


了得顿门方自在,修持径路断无差。

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


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


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

万事忘怀付酒樽,长闲不厌客登门。


但存心地平如砥,胜买黄牛教子孙。

天与疏慵一味闲,许辞画戟老柴关。


几年欲作冥鸿举,今日方随倦鸟还。


有水不妨时载月,无人谁与共登山。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

准拟君行县,相随入醉乡。


何知旋旆速,空负倚楼望。


室迩嗟人远,愁多觉夜长。

虽是微禽亦美观,岂无缯弋欲相干。


不须更起高飞念,且向湖中戢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