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


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偏得春怜是柳条,腰支别作一般娇。


微风不动渠犹舞,刚道东风转舞腰。

却为迎宾得探春,白门官柳早尖新。


如何霜瓦才逢日,半作青瑶半作银。

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


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

庐阜东北际,岧峣五峰尊。


中岩穹林绕,青天白云屯。


郡阁有佳眺,徙倚空朝昏。

江边一雨洗秋容,北郭东郊野意浓。


老大怕它人检点,隔溪隔柳看芙蓉。

一片春云雨满川,渔蓑欲借苦无缘。


多情水庙门前柳,遮我孤舟半日眠。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


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


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

买得长安担上秋,南山只在屋西头。


花开正好逢佳节,身病那堪复远游。


昨夜月明空对酒,晚来风急怕登楼。

道心日和平,向人绝城府。


雅意在泉石,外物等泥土。


终寻勾漏公,丹砂养龙虎。

葛衣疏透雨珠闲,习习轻风宿暑阑。


白练半飞分木末,丹虹双绾擭云关。


笛声恰在桓伊步,饭颗初逢杜甫山。

稚子犹能指二王,那知小令更清狂。


头颅不傍世人老,骨肉无如昆弟长。


岂为池塘生好句,已胜风雨对匡床。

岁晏冥鸿忆序归,秋深老桧冒霜肥。


居然北郭双蓝舆,对是南山一布衣。


田父酒深能见狎,贵人交浅任相非。

朝催筑城夫,暮点团结兵。


民民皆动摇,一日十数惊。


所赖官长贤,抚劳得众情。

出郭携尊屡,寻园步屧迟。


莫言春事晚,犹是百花时。

陶写诗人得句忙,旧游能复忆嵩阳。


山头云霁雨声歇,水面风来花信香。


今日事虽非向日,故乡景自胜他乡。

碧宇阴霏敛,青林晓霁分。


山中期共赏,野外复离群。


即拟追飞盖,犹疑隔片云。

西山四百寺,寺寺金银台。


莫言去天远,回首见蓬莱。

柳色带平湖,桃花拂钓舻。


斜阳下南垞,一片辋川图。

出郭篮舆载酒随,林边萧寺趁幽期。


云依石度遥看久,路绕田分欲去疑。


落日悲风沧海外,黄花翠竹晚秋时。

出郭念农事,渡江仍涉溪。


城边愁落日,林下趁幽栖。


紫椹交萝径,红花间豆畦。

偶因官事出郊坰,更向春时得好晴。


山鸟自应知客意,不须相背苦飞鸣。

胜处无多路,斯文有夙缘。


风轻催柳拜,霞早映花妍。


簇簇山迎鸟,飘飘衣罩烟。

出郭十里馀,苍莽迎远目。


桑枝强峥嵘,榆柳已先秃。


谁言禾黍熟,饥鸟不满腹。

清秋原野旷,旷望极瑶岑。


七月郊坛路,千年松桧林。


听鸡知洞浅,别鹤入山深。

万斛无多宁贮愁,不如留着寸心忧。


怕闻天假渔阳骑,莫话春迷炀帝楼。


出去暂能欣绿野,归来还是梦沧洲。

门外春风应候来,扁舟还拟去寻梅。


山僧每讶多年别,游侣方欣久客回。


草阁一枝先破萼,村园数树已生苔。

出郭频瞻尺五天,雨馀云物更清妍。


楼高紫凤中天见,山跃青龙到海旋。


香径细寻芳草入,酒帘低傍绿杨悬。

好景城南四月天,游人容冶百花妍。


红惊小辇流莺起,绿衬阳坡细马旋。


风里游丝晴自袅,雨馀新月晚初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