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琳腴新摘,剩温岩云片,钓带双文似牵蔓。
想松煤销夜,研写羁愁,摩挲处、凝得玉鸲泪眼。


呼童花外洗,小叶幡幡,凉翠漂香墨池满。

当年大册撼天扉,圣主今呼逐客归。


应是风云乘此会,便令鹓鹭著行飞。


久埋剑气冲星气,暂裂荷衣换锦衣。

无何真是本来乡,莫遣闲愁犯肺肠。


会见栋梁扶大厦,不将文字吊沈湘。


挥毫未辩银为管,沽酒奚须玉作觞。

安得生羽翼,超然成远游。


探书下禹穴,问礼适东周。


贤圣有遗迹,江山俱早秋。

我家本住长安陌,泾渭交流出坐隅。


须信宦游皆有地,十年四过洞庭湖。

哀哉同队鱼,尽在枯池里。


纵免鼎中烹,将见渴欲死。


造物何不仁,岂独困二子。

南风苏病骨,出送奉朝行。


世德前程在,吹墟上帝京。

孝治兴朝重,覃恩守制还。


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闲。

望云日日暗伤神,凶信传闻倍苦辛。


慈母已归安养国,孤儿痛怆贤劳身。


遥知灵炬传清泪,自著麻衣挹素尘。

节钺王臣贵,灵山嘱自今。


断肠萦子舍,翘首望祇林。


云影藏龙浅,天花积雨深。

奉命临南越,含哀返蓟门。


双旌发穗水,千骑指相原。


布地初成果,论因知有源。

海城风物送归程,一段春游画不成。


山色有无分近远,岭云浓淡识阴晴。


青浮岛屿鲸波立,绿暗松杉鸟道横。

天水空蒙曙色浮,闻鸡冲雨下焚艛。


潮头舟楫同千里,海上山川自一州。


土釜饭香分叶裹,瓦瓶酒熟倩藤勾。

二十年前尚宝卿,一官万里去来程。


海天欲尽东南地,乡国遥悬旦暮情。


鸥鸟斜阳随野钓,杏花微雨促春耕。

百粤风烟陆贾游,风流那似此归舟。


高名万里燕台月,客路三春白下楼。


解事鲁连还负气,重言季布自堪俦。

中宵八九梦亲闱,笑逐儿童戏彩衣。


起觉片身犹逆旅,化为双泪落征衣。


祇嗟轻逐孤蓬转,安得争先去鸟飞。

狠石年深已绿苔,金焦千古画图开。


浪花半角残阳里,曾见乾坤百战来。

旅食同千里,分襟此一时。


烟沙征路远,风雨客帆迟。


乡梦随芳草,春愁带柳枝。

殊邦会遇喜亲依,聚散参差志愿违。


君屈清才尚南戍,我随流水欲东归。


沉吟晚日愁堪掬,顾盼江云泪满衣。

冥冥天水吞为一,夜依北斗占南北。


危楼时吐蛟蜃气,半山忽隐长鲸脊。


起看樯头雉尾转,一帆千里日未足。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


雨乾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

水缩天低,柳丝不要人扶起。
连桥十二。
略带江南气。

蒙蒙春气扑晴霄,游水登山望泬寥。


旧学已荒三岁懒,故乡何处一身遥。


沈沟断木思班匠,吹沫纤鳞待晚潮。

一读诗翁寄我篇,却思乡国醉瑶泉。


数声玉树秦淮月,万里春江采石船。


轩冕浮沉真外物,冤亲平等委前缘。

雨馀风物一番新,得句惭非画手亲。


柳眼含烟如恨客,花心凝露欲啼春。


黄鹂出谷方求友,紫燕营巢不避人。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


十年梦寐凭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


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

还家准拟作重阳,行止升沉岂在忙。
童稚迎门归亦好,云山作伴住何妨。
经行汝政穷幽赏,宴坐吾今喜夜长。
海南有珍禽,厥服具五色。
绛者为之长,飞鸣随止息。
佳哉陈氏园,形制存古迹。
谪居了无营,赢得一味间。
杜门十六年,草深没柴关。
猛兽当路号,虺蛇伏榛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