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轩辕之子孙,手提万物生死根。


神功微妙不可状,能使元气回游魂。


箧中永芽抽粟粒,丹光照耀三彭泣。

落木长亭独客回,蹇驴聊可当驽骀。


还山须种千株杏,等待仙华道士来。

西风袅袅水鳞鳞,一曲离歌泪满巾。


残柳数株鸥数点,夕阳江上送归人。

晚爱聃书义味长,无身始与患相忘。


残年颇觉饥难忍,未敢贪君不死方。

当年琴调绝平平,妄意先贤宰武城。


邑有澹台犹欠识,始知令尹未聪明。

乃翁挟艺专淮乡,使死者生危不亡。


远如扁鹊师长桑,又如近世庞安常。


所交者谁龙虎骧,真李临淮郭汾阳。

伯休无二价,长房惟一壶。


真隐不在山,何必去京都。


通籍游金闺,观化眺神区。

叶生自蒋氏,作用出岐黄。


手持百药匕,捷下回真阳。


造物何小儿,令我病张皇。

东亭先生富道术,隐居城郭似江湖。


随身长挟双白鹿,入市只悬一玉壶。


社中渐觉推前辈,门外从教满病夫。

衣裁鹤氅鹖为冠,数卷方书一草庵。


绛县老人知几岁,太仓仙令却多男。


不为避人居郭外,每因采药到山南。

闻道仙翁昔种菊,君今对菊独凄神。


萧条三径犹含露,怅望深秋似有人。


肘后传方多已试,鼎中留药不嫌贫。

山雨睡初醒,门前报陆生。


手持王氏药,重是长官情。


分付一杯茗,刚劳几日程。

海上安期子,仙风可独攀。


斸苓春雨里,种杏碧云间。


一竹看龙化,千峰与鹤还。

庖丁能治牛,师旷能治音。


畴知扁鹊术,异迹同其心。


五行播四序,偏胜恒为淫。

君不曾三折肱,又不曾九折臂,海内行医称寡二。


活人无数不言功,随处得钱供一醉。
道是宋清君不是,道似洞宾君不似。

朴闇道人神宇清,手携绿玉上南京。


市中壶公自不老,海上安期知有名。


当栏种药花露湿,篝火斸苓松雨晴。

富川老人年六十,采药云中曾见之。


竹房早著桐君传,杏苑新传松老诗。


锦水寒花照心胆,湘山秀色映须眉。

架上方书手写成,柴门长掩背西城。


一帘香雾微风起,又听云窗捣药声。

落叶满城隅,南归感岁徂。


海边曾种玉,市上忆悬壶。


山近烟岚薄,江寒岛屿孤。

闻君妙得医王诀,我病劳君指下求。


天与一般愚直性,不知何剂可能瘳。

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


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

心天一气贯中和,孺子膏肓若我何!


内景金花今证道,上池玉液不生波。


献方龙每乘云至,收杏人曾倩虎驮。


十世医传方胍妙,门前无奈杏花多。

种德不在浅,种药不在深。


虽有千亩地,不如方寸心。


种之百年后,所得非尺寻。

业精岐扁更能文,不出门庭自远闻。


常笑宋清书药券,每非徐孺谒邦君。


窗前生意馀春草,江上愁心结暮云。

林杏飞香拥一廛,往来多羡好心田。
谱分歙邑留先业,方自忠州得世传。
医国有名曾赴召,活人无算不论钱。
橘花开处杏阴青,百草吹香觉地灵。
贫士愿留赊药劵,故人思读卫生经。
玄霜玉臼晴犹湿,华月丹房夜不扃。
南客扁舟度五云,却缘芝术得相闻。
千年柱下留真诀,紫气关头即是君。
尔家文正穷居日,愿为良医惜不得。
天章一日面重瞳,四海春风歌庆历。
善救不遗天地功,一圃虽小春风同。
俊骨英才孰与俦,华星明月照清秋。
重伤贾谊才无敌,深恸颜渊德最优。
过墓自当留宝剑,济河谁复共仙舟。
越人有至鉴,明德以为基。
视疾洞表里,谈笑驱三尸。
神圣不自居,托以饮上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