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
金沙过了酴醾谢。
漏声款款日偏长,奇峰历历云如画。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
奔驰五百里而遥。
行止非人所料。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


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


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馀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蹇余抱私戚,无以浣苦颜。


解组访诗客,息驾依松关。


羽流所栖处,稍出阛阓间。

凤兮凤兮德未衰,九苞耀采垂天来。
倏然鹏程翔九万,不比孔雀五里一徘徊。


又如行空腾骥足,无劳风人我马歌虺隤。

十年不踏玛瑙石,今日重登巾子峰。


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崔老题诗欲招鹤,生公说法善降龙。

五马来时照路傍,名园秋物自裳裳。


吹花酒面蟹螯壮,下豉莼丝鱼脍长。


问事不休推景伯,读书未见属黄香。

华发悲秋复送行,茂林修竹若为情。


菊花节去香犹在,桑落寒来色更清。


赵魏优贤常不欲,春秋知我亦空名。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


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


兴馀思秉烛,坐久欲添衣。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列障罗屏合,回泉玉带环。


外容三肘密,中著十洲宽。


天意驱蹲虎,人心见圣蟾。

十日清溪路,新春细雨天。


绿波随棹起,白鸟望舟眠。


麦秀初如草,云浓半是烟。

今日吾兄寿,萧条自举觞。


燕山非故里,汴水亦他乡。


河鲤行思海,原鸰飞畏霜。

灵窟负花辰,梦痕涴层叠。


荏苒春复还,僧约乃如谍。


提携缺望俦,轻车骋蹀躞。

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

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

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

清晨出郭又晴曛,已见空枝嫩叶新。


争得山头能阁日,且容湖上不归春。


人随百戏波翻海,酒到三桥月满身。

篱菊香寒晚吹笙,可怜荣落在朝昏。


浮生也共花无别,不受阳和一点恩。

露叶如啼欲恨谁,晓庭空绕折残枝。


芳尊有酒无人共,卧看南山改旧诗。

春夜融如水,因人共与清。


波澜从酒动,原委向诗明。


河汉虽无极,山泉各自生。

惊坐初雷殷,虚怀永夜怡。


同声堪异响,故友合新知。


泣鬼千年后,风人百代移。

谬附东南美,君前见古今。


连杯存酒意,聚首出文心。


交岂声坛重,时当宦海深。

竟日千丝袅,为春一片菲。


谁拈条绪出,每向甲勾微。


物色初牵惹,时光久渴饥。

别有氤氲一种吹,胎息于野盛于逵。
阴阳昏晓相割劘,平原广漠任炉锤。


地分驰道天为涯,风拂征旗日助麾。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峥嵘矻野次,石壁开岩扉。


山木虽未多,白云暮来归。


小憩登陟馀,超然生远思。

无曰四方尚多虞,乃尚可以同欢娱。


对酒忽闻骄卒破,放歌暂觉客愁无。


人事好乖天不语,花枝劝饮鸟提壶。

三百青钱一株菊,移置窗前伴松竹。


鲜鲜正色傲霜性,不逐重阳上醽醁。


谁云既晚何用好,端似高人事幽独。

十月更十日,黄花开满枝。


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