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久雨爱晴色,久晴欣雨声。
下人自分别,上天了无情。
人喜春色丽,又悲秋气清。
去岁所种竹,今岁望成林。
竹萌犹未见,时节春已深。
逮兹一雨润,犊角庶可寻。
风吹飞絮乱,日照游丝高。
晴景方可爱,暮雨忽潇潇。
老人蚤睡眠,梦觉鸡戒朝。
自得林下趣,穷处甘如荠。
白云为朋友,青山是昆弟。
幽池萍未生,闲来弄清泚。
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中年知学道,所得不造微。
老来衰拙甚,动与世俗违。
诗书束高阁,蓬藋掩坏扉。
爰生浪饮日亡何,漫遣文章应制科。
六十公孙犹牧豕,较来还少十年多。
近亲自合存忠养,涉世高年亦我师。
平昔行窝还有几,并留陈迹记它时。
洛畴五福古难并,四福还因好德生。
开秩九龄从此始,更期寿域看升平。
馀庆悬知积德深,昭昭神理古犹今。
寄言戏彩贤孙子,食息无忘爱日心。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头颅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弥堪惜。
小草有远志,大樗可长年。
山林自相许,风雨堪独眠。
稍须三径资,莫问五湖船。
田园久芜没,何适为故乡。
眷兹南阳阡,松柏日苍苍。
但恨云边茅,无地安藜床。
膏以明自销,翟以文故翳。
两苏事业远,卒与忧患对。
夕阳西州道,江海怆馀悔。
安道乐东山,少游志乡里。
二龙各同渊,屈信有彼此。
何年金华客,异世赤松子。
母慈怀远音,积雨人未复。
朝来鸟鹊喜,门外书一幅。
小邦王事繁,夜食忘归沐。
雨叶收馀音,寒虫怨遥夜。
向来十年灯,致论秦屡借。
白头错料事,抱璞睎世价。
先人昔营菟,嵩少买别墅。
后生久逸乐,稍识田家苦。
平生十具牛,独立方寸土。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
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
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
送君南浦上,风烟惨前知。
当时长江水,已与沧溟期。
海经远山外,人在高楼时。
秋风一夕来,木落江水波。
相将雁南翔,奈有孤飞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离别多。
佛衣珠唾飞,撼树缟裙裂。
巡檐索梅笑,敧枕听竹折。
念此积雪寒,忧世心愈切。
千骑射猎军,一蓑垂钓翁。
寒江与旷野,得意应无穷。
顾我俱未暇,缓步聊倚筇。
堆盘水精盐,翻匙云子饭。
年年六出花,不必以瑞献。
浪言平地尺,贫亦非所愿。
吾无千金裘,为博曲米春。
床头腊瓮熟,漉以渊明巾。
饮少辄至醉,醉眼迷天垠。
林梢宿鸦翻,未觉烟树暝。
潇潇打窗声,惯向云屋听。
冰结积已深,风收舞初定。
旧闻沙漠寒,碛卤一丈雪。
谁怜牧羝人,白首持汉节。
朝廷北顾忧,岁晚不忍说。
跨驴游灞桥,策马阻蓝关。
诗人自清苦,逐客何当还。
我独拥敝茧,高卧环堵间。
复帐蕤香篝,绮席罗妓围。
焉知荜门子,清哦袖鹑衣。
腊白三日寒,遽使昼掩扉。
松桂亦华颠,瓦石背玉表。
造物不作难,夜半月出皎。
书窗互照映,瓮牖惊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