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片帆何太急?


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


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我召公先到,公归我亦行。


三年如梦尔,一笑可怜生。


野店缘山去,春风并辔轻。

甫尔丞农扈,翩然牧剑津。


诸公谁不相,有子几何人。


气节霜馀凛,辞章玉样新。

剑外春天远,江阁邻石面。


幕府盛才贤,意气今谁见。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篙。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多年绿幕黄帘,瓶花黯黯无谁主。
荀陈迹远,燕吴路断,何人星聚。
四圣楼台,水仙华表,冷烟和雨。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五月人间挥汗雨。
离恨一襟何处去。
双溪楼下碧千寻,双溪楼上匏尊举。

七年相别复相逢,墙外千枝依旧红。


只有苍颜日憔悴,奈缘多感泣春风。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馀初听一鸡鸣。

唤渡春潭侧,堤弯踏晓晴。


回舟动山影,映日见鱼行。


墅远孤烟出,江深白鹭明。

霁色舒圭景,寒醅艳玉杯。
关讥方且闭,国色已先开。
幸有佳宾客,将何助笑咍。
往来涂路武夷边,无复人寻九曲船。
我老君回向何许,故情前梦只依然。
南剑溪头黯淡滩,山城五月水声寒。
凝香应更解悬榻,席上郑虔同此欢。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
何幸一身老,亲逢三世贤。
文章吾已尽,阀阅尔能传。
归剑光生夜,层楼影插天。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
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
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
粉黛娉婷艳,芝兰笑语香。
延平春色斗芬芳。
不管清宵更漏、听霓裳。
双溪楼上凭栏时。
潋滟泛金卮。
醉到闹花深处,歌声遏住云飞。
北户群山表,南云九域西。
君今行欲遍,此意别都迷。
妙句人谁识,前年手自题。
黄帽催晨发,邮签报旅程。
溯风斜帽举,虚日乱弦鸣。
异俗从谁变?
真才不自成。
杯酒莫停手,路长思八闽。
精灵深狎客,瘴雾簿侵人。
海近渔船集,山空鸟道邻。
碧草津头郡,虽偏是胜游。
野人频识剑,稚子亦能舟。
稍定传衣怪,聊资宦秩周。
跃马问入郭,解龟听报衙。
江沙侵细竹,墙蔓覆疏花。
政不离书阁,吟应上钓槎。
昔向辽东郡,长歌觅管宁。
此行无赠策,故事有谈经。
豆实登朱荔,虹光照紫萍。
闽南荔子熟,问客倘能来。
暂为诸生屈,宁伤独茂才?
云飞绝寒落,雨过行平台。
赋就新诗别,扁舟且莫催。
娟娟沙尾鹤,毛羽映江鲜。
去住长如此,飞鸣岂偶然?
仙家应汗漫,侯判莫留连。
忆得东门事,须君正壮年。
江浦见黄鹂,石榴花满枝。
欲攀犹屡惜,已去复何疑?
蚤畏红英乱,还当绛帐移。
驿程动易隔,留待寄相思。
首路向朱夏,出关犹到官。
麦收风涨暑,梅熟雨留寒。
气候随方异,才名自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