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李径阴森接翠畴,押帘风日澹清秋。


晚乌藏柳栖残照,远燕伤风失故楼。


星汉经年虽可望,云波千叠不缄愁。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施千障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瀑边淅沥风头湿,雪外嶙峋石骨斑。


夜半不须持挟去,神州自有好湖山。

残城延古寺,细岸夹春塘。


寂寂落暝翠,幽幽闻野香。


花深垂钓客,竹罨浣衣娘。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磐。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笼鸡为鸭抱,网犬逐鹑飞。


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

不知淫潦啮城根,但看泥沙记水痕。


去郭几家犹傍柳?


边淮一带已无村。


长堤冻裂功难就,浊浪侵南势易奔。

地近青莲迥绝尘,朅来兴会又从新。


窗含远景正无尽,笔点诸峰自有神。


绿野润沾三月雨,绣岩芳斗一天春。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

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欹翠霭间。


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


烧畲火逐樵风去,啄木禽惊猎骑还。

不许归帆趁晚潮,西风十日九停桡。


鱼龙浩荡三山暮,吴楚青苍一水遥。


鸦带斜阳立牛背,人携暮景在山椒。

千缕袅茶烟。
消受松风一榻前。
小雨初收帘试卷。

一角西风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山田一雨稻初苏,村景宜添七月图。


鸡犬惊喧官牒下,农忙时节隶催租。

轧轧车声水满陂,溪山佳处客行迟。


林腰一抹炊烟淡,知是人家饭熟时。

波光野色暮烟同,梧桂应从灏影通。


千里目遮重岭外,九回肠断百滩中。


离家去国人何往,擘浪分流水未穷。

一月江舟江水穷,清朝逾岭岭云同。


回溪九折看来往,窈谷千林问塞通。


山色淡浓松雨外,泉声深浅草烟中。

独木桥斜。
做成寒色,几点昏鸦。
疏树西山,夕阳江寺,残雪人家。

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


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门聪。


井邑观秦野,山河念禹功。

偶然看树过平桥,老尽墙边杞术苗。


不分蛛丝与蜗壳,也随残照集芳条。

藕梢菱蔓织横塘,属玉鵁鶄度渺茫。


可怪插秧青雨里,暮寒清切水栀香。

自笑腾腾者,非憨又不狂。


何为跧似鼠,而复怯于獐。


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

竹篱茅舍掩清溪,几处人家傍柳堤。
鸥鸟数声秋又晚,蓼花红过小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