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结束战袍骑战马,冠军将军宛如画。


前呵小驻来美堂,箭去弓鸣飞鸟下。


青林路转入岧峣,湖亭海观争为高。

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庭中两大树,池上千竿竹。


竹有红泪班,树无众鸟宿。


昔日白傅归,爱吟裴令续。

山腰古石楼,杳蔼石梯上。


低窥岩际树,对见龛中像。


檐中嵩云飞,槛逼伊湍响。

上阳宫树影,不随寒波流。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至清自照物,遇险岂能柔。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


东渡马将登,西堤人已立。


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

著渔蓑了唱渔歌,受制江山老奈何。


溪上女儿闲抹鬓,东尘西市走波波。

波波泯泯不同时,静久无忧动辄疑。


圣人坐北吾遭逸,天下苍生怨望伊。

泯泯波波世与身,都官两语到头真。


后生更把遗诗笑,公亦人间半醉人。

几上凝尘封玉轸,南风不入琵琶引。


仲由言志夫子哂,当泯泯时须泯泯。

不须辛苦学神仙,九转功成亦偶然。
但向闺门躬孝行,会须白日上青天。
打包行脚为寻真,偶与苏仙作近邻。
万里移来今有伴,叩门时许访幽人。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
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
峨峨空同山,巨镇峙江右。
岌嶪凌穹苍,磅礴踞坤垕。
灵山在平川,突起峰峦秀。
名山地僻君为主,古洞天开石作题。
气壮漫夸鲸海跃,家贫空有鹿门携。
飞泉细洒银河袅,宿雾轻笼玉女低。
青霞洞晓霞初起,爱日亭开日正东。
雨后径留苔藓碧,秋深池动藕花红。
楼窥朝斗临沧海,树隐飞云接太空。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
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
迢遥径路松萝满,一道鸣蝉玉磬声。
立马乍惊仙乐奏,登台偏讶雨花明。
轩传遗履青鸾入,洞有馀丹紫气生。
名山地僻君为主,古洞天开石作题。
气壮漫夸鲸海跃,家贫空有鹿门携。
飞泉细洒银河袅,宿雾轻笼玉女低。
青霞洞晓霞初起,爱日亭开日正东。
雨后径留苔藓碧,秋深池动藕花红。
楼窥朝斗临沧海,树隐飞云接太空。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
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
迢遥径路松萝满,一道鸣蝉玉磬声。
立马乍惊仙乐奏,登台偏讶雨花明。
轩传遗履青鸾入,洞有馀丹紫气生。